□丁 垒
罪恶累累的周克华被击毙之后,一些媒体把聚光灯对准了周克华的家人和邻居,其中部分报道内容是不应该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
比如《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周克华的母亲,并刊登了老人用蒲扇遮挡面部的照片;有些媒体采访了周克华的邻居,挖出了周克华儿时“很老实”和“没有一点儿礼貌”;有些媒体采访了周克华女友张贵英的父母,公布了张贵英曾患癫痫病、曾在洗头房工作的往事;有些媒体甚至找到了周克华的前妻、其前妻的父母、其前妻的姑父母……
我不清楚媒体如此穷追猛打目的是什么,从报道结果看,似乎也没有多少收获。比如,有邻居说周克华小时候很老实,也有邻居说他不懂礼貌,这样的信息碎片究竟有什么用?我们不能因此总结出周克华的性格特征,更不能探究出周克华走上犯罪道路的成因机制。但一个事实是,周克华的家人必然会因为媒体的曝光而广为人知。对周克华的母亲来说,老年丧子本来就很痛苦,还要面对镜头接受一批批记者的追问,一遍遍地被迫强化她作为杀人犯母亲的罪恶感和耻辱感。将心比心,周母已经以扇遮面了,记者还该拍照并刊登吗?
媒体的报道还不止这些。有媒体在报道中说:“当被问到儿子回来有没有给她带过东西或者钱时,周母摇头否认。”而《华西都市报》则在大标题里怀疑张贵英是周克华的“军师”。如果前面所述媒体干扰周克华家人的行为是媒体从业人员缺少人文关怀而伤及无辜,尚可容忍的话,这两个例子则说明部分媒体似乎已经超出规范允许了。周克华毙命之后,还有民事责任有待追究,如果周母回答得到过周克华抢劫赃款的话,追责恐怕要追到她头上,她似乎还有窝藏赃款的嫌疑;张贵英大概和周克华同居过,二人算不算恋人尚难说清,但是如果“军师”一说成立,张贵英难脱同谋之嫌。而媒体的“军师”一说也仅源于“有网友说”。从新闻专业角度来说,媒体并未肯定张贵英参与周克华行凶,但“军师”一说势必会影响到部分读者。
在案件还在调查审理的时候,媒体如此发问已经有媒介审判的嫌疑了。而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部分媒体近期对周克华案的采访报道,不但无视他人感受,也明显伤害了新闻伦理,当读者看到这些缺乏人文关怀、漠视他人权益的报道时,对媒体恐怕也不会有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