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处低处,不知觉中会对高处产生向往。身在低处,姿态是谦卑的,因为谦卑,不自已地就会采用接纳的方式,接纳来自高处的致命的诱惑。一个身在低处的村庄也是如此。一片圆形低洼的永久家园,面对高处奔腾而来黄河水的诱惑,他该怎么应对?
二
隐于历史沟回里的村庄太小,容不下大禹的脚步,仅仅能容下一个祈福的香炉,一代代的檀香灰烬填满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心中的低处的永远长不高的思想。
袅袅檀香把头伸向在云端的龙王爷,然而风调雨顺似乎还是离低矮的村庄很远?村庄你为何不懂,不懂反抗?为何要逆来顺受地去求和这个带来灾难根源的吉祥彩虹,为何把他当做你们的救世主,磕头、请愿、祈求风调雨顺?
三
穿越时光,从老人豁了牙中溅出的龙王庙,如今是飘了国旗的学校,哗哗掀开的书页和朗朗的读书声覆盖了连绵不断的香火,也填满了那低洼的黄土,望高楼伴着一茬一茬的长出了绿色的禾苗在长高,望高楼的名字也被书本堆积成纪念祖辈祈愿的牌匾!
四
望高楼,是走出村庄的人们永远逃不出的五指山,无论他们在村外如何通晓七十二变,如何腾云驾雾,但他们怎么也走不出这座山的覆盖。怀想亲情和乡情,浓浓的、绵绵的,一辈子他们也走不完、走不出去。
五
望高楼的春夏秋冬纯净饱满,如六月田地里的麦穗,纯净的饱满压弯肩上的扁担。
望高楼的脸庞是朴素水灵的,村庄田野里的一架架“绿色木琴”之上到处流动着晶莹剔透的含笑的眼眸,它们一闪一闪的,闪动出一个空灵、寂静的脱俗脸庞。
布谷鸟惊醒寂静的村庄,也惊醒村庄的歇息,于是太阳拿起月亮的镰刀,开始了收割没有遮掩的成熟。在北方金黄色的海洋里,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圆圆的镰刀,垛成了满仓满仓月亮的微笑。
六
望高楼的庭院里,住满了祖辈先人,叫父亲和母亲,还有兄弟姐妹。他们专注沉默地施肥、浇灌着时光和历史。把一代代的身影,浇灌成父亲、母亲,把一个个父亲、母亲浇灌成先人,默默地绵延,身后的历史在土地上苍老着,也被一遍一遍地耕耘着。
他们起身,步态迷离,他们离开,心怀期待,但只要复归到这片身影里,村庄的智慧关上了他们的得失、欲望和复杂,灵魂得到洗礼,得到了出尘的力量;村庄成了他们的宗教,望高楼——一个静温禅房,一个觉醒、顿悟的理想天堂。
七
一南一北两姓宗祠穿过小村庄的大风景上。南边的宗祠浸染了书香、墨香,淡淡地、长长地传承、沉淀在王家生命的时光里,即使血管很细。
夜阑人静,大珠小珠声渐近,那是从北边祠堂里传来大珠小珠“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个声音,在小姓崔家里反复传诵了几百年,他们打算着如意、盘算着精明、计算着日月,声声不息。
八
望高楼,我人生剧场的一个忠诚观众,一个不受外力掌控的忠实观众,当我的剧情占据它内心时,无论散场或中途退场,回家时,它总会出乎意料地带着我的故事跳出那时的人生场景,把我拉到村庄里自由、温暖的现实之中。
我把灵魂留在了背靠丛林的望高楼,它把我的灵魂安放在黄土地的摇篮里,在摇篮里灵魂吸吮着连着血脉的乳汁,听着小河哼着摇篮曲慢慢地、慢慢地沉睡了。
沉睡在摇篮里的灵魂,单纯得谁都不忍心去吵醒她。更何况要带走她?我怎能忍心,怎么能忍心?好吧,就让她一辈子留在这里吧。
我走,却还留,我留,却已走。无论走与留,都在易碎的前方寻找永恒,寻求对抗时间的力量,这份永恒的力量生成望高楼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