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随着一双布满老趼的手在琴键上跳动,一曲曲悦耳的音乐从电子琴里流出。每天傍晚,记者路过市工业路与山阳路交叉口附近一个修车摊时,总会被这里流淌着的音乐所感动。
“忙碌了一天,傍晚时抱着电子琴弹上一会儿,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中,一身的疲惫得以缓解,这是最惬意的生活。”8月23日傍晚,正在弹奏电子琴的修车师傅燕召务说。
从谈话中得知,今年48岁的燕召务曾是博爱县孝敬镇一村小学的民办教师,14年的教师生涯,他主要教学生英语、音乐。1998年5月,由于学校工作变动,他离开校园开始自己创业。“离开学校后,我承包过小工程,不过那次工程让我赔了个精光。之后,我摆起了修车摊。”燕召务说。
“刚开始不会修车,请了个师傅,每月给人家几百元的工资。这样干了半年,几乎每个月都赔钱。”燕召务说,“不过,在师傅干活的时候咱跟着学,再看书学,半年后就辞退了师傅,自己开始修车。”燕召务就是这样在书本中学习车辆的构造原理,又在实践中练习修车技术的。就是在最难的时候,燕召务也没放弃对音乐的喜爱。每天晚上,他都会拿出录音机跟着伴奏带唱歌。“唱歌的时候就忘了一切烦恼,身边全是欢快的音符。”
2000年,他将修车摊从城郊搬到了工业路和山阳路交叉口附近,也将妻子、孩子接了过来。“唱歌要调动感情,做生意同样需要感情。无论干啥,咱都得讲诚信。”说起修车摊生意,燕召务表示,只有诚信才有市场。他说,一次有个人骑来一辆新摩托车,说车子摔了一下,车把走形了,是不是需要更换前减震器。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摩托车是因主轴螺栓松动导致车把歪扭的,就正了正方向,紧了紧螺栓,这也不费啥事,就没收对方一分钱。”燕召务说。之后,这个人就成了修车摊的常客。“如果当时哄骗人家更换前减震器,人家就不会信任咱,也不会有这回头客。”燕召务说。
“每天晚上收摊后,他都会搬出电视机、影碟机和音响,在修车摊前唱卡拉OK,也不嫌累。”燕召务的妻子说起他对音乐的喜欢,大着嗓门说。
“那有啥累的?修了一天车,还不让唱歌放松放松。”燕召务说。在他看来,音乐是缓解疲劳最好的药方。去年冬天,燕召务花200多元钱买了一台电子琴,每天收摊后就抱出电子琴放在货架上弹奏。
喜欢唱歌的行人停了下来,伴着音乐小声哼唱着;附近电焊铺的师傅来了,学着他的样子弹起了电子琴……
“国家的政策真好,社会发展也快,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电动车,人们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时尚,咱的修车技术也跟着在发展。”燕召务满脸笑容地说,“这些年的生活真不错,不管是跟着录音机唱歌,还是唱卡拉OK、弹奏电子琴,咱都是一边修车一边享受音乐,这生活过得多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