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博爱县社会组织党工委成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青饲料收获机威力大
解决饲养户大难题
党务公开形式新效果好
中站区走访活动架起党群连心桥
我市召开富士康招工协调会
做人民满意的理财人
素质提高 亮点频仍
高扬粮食高产市的旗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素质提高 亮点频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②)突出了“记者走基层”特别报道,以专栏形式发稿36期,加上单独刊发的稿件,发稿186篇,受到读者好评,为焦作日报社持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此外,该社以科室为单位的“走转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总编室、综合新闻编辑部、经济新闻采访部、县区新闻采访部等部门都先后开展活动,所有采编人员以科室所承担职责为主线,相互补充,分工协作,注意把调研与采访有机结合起来,在采访线路上,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社区采访。老记者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对新招聘大学生实行定向帮扶;年轻记者发挥头脑灵活、精力充沛的优势,专攻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中强化锻炼,取得了长足进步。

  三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焦作日报社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调研,注意反映群众呼声,以现场目击、蹲点采访等形式关注基层的新做法和新变化,及时报道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医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与基层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

  去年12月,面对焦作菜农的卖菜难题,焦作日报、晚报、网络、手机报互动,各路记者零距离介入产供销各个环节,采写了大量一线直击报道,市委书记路国贤去年12月12日就该报报道作出批示:“农业局、商务局要研究些办法,尽可能帮助菜农解决卖菜难的问题。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各宾馆和城镇居民可适当多购多吃些蔬菜,既便宜,又健身,还帮了农民的忙。”此后,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立即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购买“爱心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份,仅市直单位就直接组织购买“爱心菜”120万公斤,解了菜农燃眉之急,彰显了党和政府的爱农情怀,焦作日报社的“走转改”活动也因此奏响了最铿锵的乐章。

  四是机制保障、明确奖罚。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报社要求8个编采部门每周每部必须提供2篇以上走基层稿件,完成任务量与部门主任的绩效考核挂钩,每月评出10件好作品,予以公开表彰。同时,举行获奖作品讲评会,以获奖作者自述,大家谈感受、议短长的办法进行业务交流。在版面安排上,对“走转改”活动的稿件特别处理,一路绿灯。报社把已经坚持了3年的“记者走基层”活动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确立了优先保障一版、各版统筹协调的发稿原则,并规定:无论什么情况,必须保证“走转改”活动稿件的优先处理,若此类稿件3天内未能发出,相关编辑部门主任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解释,并接受党委处理。为扶持新就业的大学生尽快成才,报社还专门规定,在版面紧张、稿件难发时,编辑让记者,中层干部让一般人员,资深记者让年轻记者,为年轻记者和新闻版面之间建起绿色通道。对编辑记者参加“走转改”活动的成效进行量化,从数量、质量等方面建立科学认证体系,对经常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编辑记者在效益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表彰奖励。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活动的开展,报社全体编辑记者在活动中增强了使命感,加深了对基本国情的理解、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一系列贴近民生、民意、民情的报道,感动了无数读者,也使记者在采访中受到了教育。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在山间、在工地、在抢险救援的现场,到处都有焦作日报人的身影,“走转改”已逐渐成为该社广大新闻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