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博爱县逐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各项整治活动,搭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网络和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管理网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揽、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连续多年保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记录”。
一、以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为统揽,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博爱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件民生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县委书记多次专题听取食品安全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县长亲自部署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去年,博爱县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四名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有关单位一把手任成员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乡镇相应分别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今年,博爱又在县食安办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分别设立食安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管理网络,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
二是职责严明,问责给力。针对监管部门反映的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监管责任不清问题,博爱县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明确了城管、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工作职责,消除了监管盲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各乡镇、职能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关于建立督察问责机制强力推进工作落实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强化督察、严格考核作为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县食安办每季度对有关单位进行督察,并实行一次通报批评、两次黄牌警告、三次责令辞职的问责机制。今年,博爱已在县电视台对两家后进单位进行了曝光。
三是经费到位,制度完善。博爱县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改善执法装备,着力保障检验监测、监督抽检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去年,全县仅食品安全监督抽验一项投入财政资金就达200余万元,并先后出台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实施细则、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定点督导联系责任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50多个规范性文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以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行动
当地食品安全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整治的重点在哪里?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博爱县深入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牢牢抓住了工作的主动权。今年年初开展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将群众满意度相对较低的品种作为本年度的整治重点,切实增强监管部门监管的针对性。今年,针对调查中群众反映农村集体聚餐日常管理缺失的问题,积极引导农村自办宴席,形成“水席园”品牌,每家“水席园”都与相关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有效改正农村自办宴席就餐环境脏、食物来源乱、食物贮藏条件差等缺点,使农村聚餐的食品安全有了直接责任人,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消除了农村聚餐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中国健康报》和《医药卫生报》对此均作了详细报道。今年4月,博爱县又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普查,彻底摸清监管对象家底,进一步明确重点监管目标,制订切合县域实际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已开展了乳制品、卤制品、瘦肉精、地沟油、农药残留、节日市场、农村食品市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0余次。
三、以实施放心食品供应网络建设为载体,促进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博爱县结合食品产业现状,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法律规范”的原则,全面加强放心食品供应网络建设,以食品安全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食品安全。一是以“龙头+基地+农户”为运作模式,大力培育无公害蔬菜和畜禽生产基地,为生产加工环节提供合格原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以规模化、基地化和标准化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7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绿色食品认证申报10家。二是综合治理,扶优扶强,强化品牌带动,壮大食品加工产业。对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食品加工业,博爱县从整治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入手,取缔、关闭了不具备食品安全质量保证条件的企业10余家,同时着力促进食品加工企业向高端发展,促成月啤集团与燕京集团牵手合作、食品公司与博爱农场战略重组、伊赛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挂牌,形成了以燕京(月山)、伊赛、博农、妙字号、爱芙帝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政府引导、政策保障”的原则,加强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建设。博爱县以发展乡镇连锁经营网点为重点,鼓励大型食品连锁企业进入农村,发挥消费主渠道作用,构建“城区—乡镇中心店—村级店”的农村安全食品供应网络,保证安全卫生的食品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农村食品市场。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立100余家农家店,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食品连锁、配送供应。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博爱县将继续以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