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帖称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利用社会捐款买豪华奔驰商务车,并一直闲置。对此,合肥儿童福利院表示,奔驰车是上级财政拨款39万元购买的,主要用于外国客人来儿童福利院认养儿童时使用,平时很少使用,“偶尔我们也使用”。(9月4日人民网)
网友爆料说是“利用社会捐款购买豪车”,福利院院长则称来自财政拨款。能正视疑点,值得肯定;但坦诚回应,未必就能漂白过失。在事实尚未明了、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我们切勿听一面之词,过早就此事下定论。
对此,我们不妨客观地分析一下。首先,儿童福利院属于“吃皇粮”的事业单位,既然是事业单位,购车不可能没有标准,根据去年3月发布并开始实施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标准为18万元以内,先前这个标准为25万元以内。按标准要求规定,合肥市儿童福利院39万元的豪华奔驰商务车严重招标。仅此一点,在普通百姓面前都是说不过去的。
其次,买车的钱从何而来?想必也是咱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挪用慈善资金,就算福利院购豪车系上级拨款,依旧难逃责任,上级拨款的来源是纳税款,将拨款用做购车,而不是济贫扶弱,就有挥霍之嫌。从广义上看,财政拨款也是善款,是政府代表广大纳税人捐款,更不该随意糟蹋。购豪车之举,偏离了慈善目的,纳税人能答应吗?
再说说豪车的用途。“该车主要用于外国客人来合肥市儿童福利院认养儿童时使用”的说法让公众心存疑虑。“偶尔我们也使用”。想必这个“偶尔使用”应该轮不到孤残儿童的头上,更轮不到普通职工头上,最终受益和享有使用权的还是领导同志。撑“面子”不如做好“里子”,设想,若是将买豪车的“善款”用于给福利院儿童购买生活必备品和改善条件的善举上,那该是多么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啊 !
此外,一辆“豪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诋毁”了福利院的形象。人们通常认为,福利院是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油水,经济来源只是靠财政拨款和好心人的善款。但一辆豪车却让之前的一切毁于一旦,看来“清水衙门”也可以“富得流油”,就算上级拨款的说法站不住脚跟,咱照样可以“自食其力”。
笔者认为,一些单位和部门应将有限资金用于社会建设、关注困难群体上,而不应该如此挥霍。作为一个慈善机构,所有的钱更应该用在孩子们身上,向社会展示一种爱心与精神,用在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教育以及机构的软硬件方面,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慈善事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