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的写真底片谁做主
奥数不能承受之重
豪车“碾伤”了公众善心
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明天开考
我市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气氛”应为“气愤”
世相漫话
明天有阵雨
出行要注意
郑州铁路局部分列车调整
读者纠错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数不能承受之重
 □麻 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半个世纪前,华罗庚从前苏联将奥数带回中国时,他的目的只是普及数学科学。”从事奥林匹克数学教育研发工作34年的周春荔说,现今的奥数变味了。日前,北京市教委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这是北京市政府第三次向“奥数热”发出警告。 (据新华网)

  随着北京市教委出台四项措施为“奥数热”降温以来,奥数已然变成了过街老鼠。一时间,它是千夫所指的罪人、扼杀孩子心灵的凶手、扰乱升学秩序的瘟疫……各项罪名无以复加,今天的奥数已经彻底退去了华罗庚时代的神圣光环。此刻,奥数无言以辩,只能直面各方泼来的脏水。然而,这些罪名却是奥数不能承受之重:奥数无原罪,它在扮演升学工具的同时还承担着人们诟病教育的火力点和替罪羊;在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社会,相对于寒门学子的“望爹兴叹”,奥数对所有家庭背景的孩子则一视同仁,为他们争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一个拼智商、拼勤奋、拼毅力的机会。试问,相关部门将教育体制障碍一股脑地转嫁给奥数,岂非太过乎?

  事实上,净化奥数的话题纯属新瓶装旧酒。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奥数就曾被叫停,而随着教育市场化以来,政府和奥数间的博弈从未停歇。北京历来明确反对并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2003年,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管理行为的通知》;2005年,北京市教委又果断叫停“迎春杯”数学竞赛;2009年、2011年,北京市又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秩序行为的意见》,并再次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而当前“整风运动”的导火索则源于8月18日央视对奥数现象进行专题报道后,引起了北京高层的重视。以前车之鉴为镜,在央视曝光和舆论压力下,整治效果如何值得怀疑,更值得期待。

  下药寻病根,打蛇打七寸。常年间,政府对“奥数顽症”治标不治本的根源在于把脉不准、下手不狠。对此,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民调显示下学生、家长、校方一致反对将奥数功利化的同时,仍然对此欲罢不能?奥数的存在毕竟还有存在的理由。升学对于孩子、家长不容易,但校方也未必轻松多少。前几日,有媒体报道,郑州某热点学校只有225个名额,却收到了通过各种渠道递到校长手里的“条子”700多个,校长甚至因此都被难为得哭了。尽管粗暴,但就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而言,奥数却为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技场。

  平心而论,在体制顽石一时间难以撼动的情况下,奥数毕竟是一个进入门槛较低的“游戏”。对于普通家庭,供孩子上奥数班也许仍然需要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抠出辛苦钱。但相比较与“名门望族”拼关系、递纸条而言,让孩子拼得一纸奥数证书更加现实。换个角度看,全民奥数的普遍参与,比权贵家庭孩子钢琴考级的排他性“游戏”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庆幸。整治奥数之外,政府必须勇敢面对教育资源分配、义务教育阶段等级化、师资力量失衡等诸多问题,为奥数寻找体制层面的替代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