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释 娲
杨家卿与他的
《毛泽东情系怀川》
我们放飞黎明的消息
山丹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 岳/记者走笔
杨家卿与他的
《毛泽东情系怀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位伟人、一本索隐他们之间关联的小书,穿过历史的尘烟,逝去的印记令人缅怀。在焦作,追问毛泽东与怀川有何渊源,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非杨家卿教授莫属。

  一个夏日的午后,沿丰收路一路向西,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迎着马克思、恩格斯花岗岩雕像那远眺的目光,登上柳荫掩盖下的六层办公楼,来到这个现任中共焦作市委党校、焦作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办公室前,一敲门,一个响亮而谦和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你好,我就是杨家卿。”

  握手、寒暄、坐下,游目四顾,杨先生的办公室略显简陋,几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一尊水晶宝塔山,还有一幅毛主席安坐藤椅的西柏坡留影照摆放在案头。听他讲述毛泽东与焦作的故事、谈谈《毛泽东情系怀川》的历程,是我此行的目的。

  “《毛泽东情系怀川》一书问世于2006年8月,正值毛泽东逝世30周年,诞辰113周年。当初之所以动意写《毛泽东情系怀川》,这源于一次机缘,也源于我对伟人毛泽东的崇敬和对家乡深深的热爱。”杨家卿开门见山。

  杨家卿回忆,真正决定写作该书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时他正在酝酿写一本《司马懿与司马故里》的作品,搜集的资料是他在“文革”中期无意间发现的,那是一张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上登载的毛泽东问及司马故里的掌故,他一直精心搜藏了10多年。

  “从那时就知道,毛泽东主席其实对司马懿是深有研究的,这触动了我探索的好奇心。”杨家卿说,“之所以如此感兴趣,是因为我出生在三国大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懿的故乡——温县安乐寨村。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不仅诞生了开创一代帝王伟业的司马家族,还养育了不少近现代历史名人,如史学家杨碾、孙中山时期的参议员王文郁、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王文俭、抗日将领杨团一、陕北公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王崇道、王乃大等军政要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村子里走出了蜚声中外的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王梦奎教授,中国隧道工程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和中国中医学家杨医亚教授等名人。”

  杨家卿说,他在这样浓烈的历史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中渐渐长大,恢复高考后又得以到高校深造。当他撰写《司马懿与司马故里》书稿时,又萌生一个想法:把毛泽东与焦作的历史文化写出来,这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

  当年他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中国人事报》驻河南资深记者辛向东,辛向东说毛主席终其一生也就在1952年来过武陟人民胜利渠一次,留下的资料实在太少,将伟人对怀川情缘写成书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也许是出于对开国领袖的崇敬与爱戴,也许是所从事工作性质的需要,杨家卿随即开始了资料素材的准备。好在他大学毕业后供职在宣传部门,业余时间思考了许多毛泽东与焦作有关的数十个题目。经过那些年的积累,一些想法不断成熟,以毛泽东关注怀川的地方人物事件、历史掌故等为突破口,力图从多个侧面反映毛泽东对怀川大地的情感历程。这样,《毛泽东情系怀川》总算有了雏形。

  “写作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犹如大海捞针,每当苦苦寻觅却一无所获后的柳暗花明,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让我欣喜异常,如获至宝。”杨家卿说。书中有篇《十谈司马懿》的文章,讲述了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始,对司马懿这一历史人物认识的变迁,需要配一幅司马懿的画像,这下可难坏了杨家卿,用电视剧中的剧照明显缺乏严肃性,用素描却又缺乏可信度,为了保证史料、掌故出处准确无误,他就尽可能找正规出版社出版书籍,但一直无所获,一次,利用去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到北京图书大厦苦苦寻觅了几天,终于在明朝人所作的《中国历史人物画像》中寻得。

  就这样,在之后的10多年的时光里,他孜孜不倦地查阅收集有关毛泽东的书籍达100多种,珍贵照片20余幅,其中有一部分史料鲜为人知,同时在借鉴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对书稿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终于形成一部24多万字的专著。全书分为情牵心系篇、问地道名篇、谈史论典篇和圈诗评文篇等四个部分,书中详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同怀川大地结下的深厚情缘,其中有一部分图片和史料鲜为人知。毛泽东的儿媳、将军邵华亲自为本书作序。此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8月刚一发行,就受到了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填补了焦作市历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1年,这距《毛泽东情系怀川》有过了5个年头,这年春天,杨家卿收到一份来信,信中对该书大为赞赏,表示能在严重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历时数十年,完成20多万字的书稿,这种执著令人敬佩。也许这些正印了丘吉尔那句格言:“创造历史的办法是写历史。”对于写作者而言,杨家卿是否也算是创造了历史的人物了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