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用爱打开心结
书画苑
中秋月饼的味道
俺老伴的蒲扇
书画苑
秋虫
新书讯
母亲的牵挂
中秋节征文
唱给老师的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俺老伴的蒲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杨述道

古怀庆府(今沁阳市)西流传着一首民谣:“葛村编席片,南寻编蒲扇,郜庄织裤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三个村的传统手工艺一度几乎销声匿迹。但近几年,三大传统之一的蒲扇又突然市场走俏。

  老伴今年六十挂零,是土生土长的南寻人,从小在“蒲扇窝”里长大,是村中编蒲扇的高手,儿子、媳妇去上班,她在家边做饭打杂,心不在焉还能编十五六把。

  蒲扇的原料是河塘中的蒲草,每年过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待蒲草由青变黄,它就有韧性了,这时,老伴就催我磨刀霍霍,去河塘里“杀草”(割蒲草)以备后用。

  蒲扇虽外形如桃,可内形却有两种。其一是“盘头扇”,编成后像古时女人梳的“一边倒”的盘头发型。这种扇形编起来简单,适合初学者;其二是“布袋扇”,这种扇形编起来比较复杂,编成后扇子的中央前后各呈露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三角形的左边还是开口,可塞进一些微薄的东西。夏季中老年人出门赶会看唱,怕钱装在身上被扒手们掏走,往往都把钱塞在蒲扇的“布袋”里。一边走一边漫不经心地扇着扇子,钱装在里面,就像装进银行的保险柜里一样放心。俺老伴是两种扇形都会编的行家里手,别看年龄大了一点坐在那里,只见她双手上下翻飞,娴熟自如,简直像弹琴似地,不足半小时一把完美俊俏的蒲扇就展现在她面前。编出来的扇形不仅外观美,且结构严密平整,难怪焦作、郑州过来的批发买蒲扇的商人都说:“非老杨家的蒲扇不买。”连我也顺带出了名。

  老伴编的蒲扇也不光是为了赚钱,大都是留她“行好”用。现在村中会编的老年人寥若晨星,物以稀为贵,蒲扇像文物一样受人青睐,她常把编好的蒲扇送给亲友、四邻,其乐陶陶。

  可有一天,老伴不高兴了,原因是她把闺女、儿媳都叫到跟前说:“趁我还不糊涂,把咱老祖宗传下的手艺传给你们。”可孩子们没一个愿学,还说:“编蒲扇不挣钱,不如上班。”老伴长吁短叹:“唉!这“绝活”看来在咱家真要绝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