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禾
目前彝良县地震后已经接收中央各部门捐款7000余万元和省级部门捐款6223万元。云南省发改委称,国家又追加下拨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云南省发改委还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增加40万大箱卷烟生产指标,可为地方增加6亿多元税收,将全部用于灾后重建。(据《中国日报》)
云南省发改委向国家申请增加卷烟生产指标,以给地方增加税收,用于灾后重建。乍一看,目的还挺良善。然而广而告之自己“有害健康”的香烟要打着“救世主”的名义加大繁衍,给社会带来的间接灾害却不容忽视。
“救灾”的目的正确,不择手段“增烟”却有待商榷。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此前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吸烟者总数高达3亿人,二手烟受害者高达7.4亿人。近些年,中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100万人,如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人。云南发改委希望增加生产香烟,虽短期可以募集有形资金,却是以公众健康、环境污染、医疗费用等无形的社会成本负担为代价。
烟草行业在中国为垄断行业,据2009年新修的《中国烟草专卖法》,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卷烟产量计划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云南省发改委看到了增加生产带来的6亿元税收,烟企当然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更多利润。众多行业税收中,云南省发改委单单想到了烟草行业增产增税的方便,不难推导该行业的确赚钱容易。对这样“一本万利”的垄断行业增产增税,还不如直接提高烟草税以救灾来得方便,既不违反控烟宗旨,又使垄断行业还富于民,或还能逐渐减少烟草消费遏制生产,再还健康于民,如此良性循环何乐不为?提高烟草税收也是多个国家的控烟举措之一。
云南省发改委为烟企增产而奔走呼吁,以促成政府增收救灾,而烟企增收利润,不能不看作是双方达成的某种默契。“更肥”的烟企如何回报社会?还是只能回报政府?这个不好猜测。最后一点,也是公众另外隐忧,在救灾资金账目不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这些以健康为交换的增收是否能真正地用于灾后重建?这更不好回答。“增烟救灾”可真不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