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如今,家住解放区焦南街道中州社区的魏大妈经常被孩子们埋怨:“有儿有女的,非要自己住,孤孤单单,生活没人照料。”每每听到这话,魏大妈总说:“住在中州社区挺好,我和老伴早上跑步,晚上跳自由操,想看书有阅览室,生病也有人照顾,生活滋润着呢!”连日来,记者在焦南街道采访时,听到居民嘴边总挂着这样的话:“焦南街道的干部工人扑下身子为群众办事,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啊!”
焦南街道位于我市新老城区接合部,是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管辖6个社区5.3万余人。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千困难万困难,不发展才是最大的困难。”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号角相继吹响,该街道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积累新经验、总结新方法、探索新途径,项目建设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该街道实施“5744”项目推进计划,即抓好5个续建项目、7个新建项目、4个运作项目、4个储备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商业面积44万平方米、新增就业1.7万余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靳滨感慨地说:“街道是最基层的单位,街道干部干的都是些琐事、碎事,但这些小事连着百姓的心、牵着百姓的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我们只有服务延伸再延伸、下沉再下沉,才能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
今年5月初,辖区的纺织厂8号楼居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原来,焦作远大置业有限公司在工业路上开发远大·艺安苑,准备建3幢高层楼房。工地开工建设后,附近的纺织厂8号楼全体居民备受施工噪声大、灰尘大的煎熬,整日不能开窗,居民为此与开放商发生了争执。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该街道出面调解,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居民代表多次协商,最终开发商答应按照政策错时施工,并给居民发放了噪声和污染补贴。
从去年开始,该街道开展了创先争优、“走基层访民情”、“三讲三提升”等活动,按照解放区社区建设四位一体的部署,率先在全市成立了6个社区党委,划分了41个网格,配备了123名网格管理员、协管员;深入开展“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群众评事”的民情大走访活动,共收集各类民情信息2000余条。
去年5月,该街道领导在中州社区调查民情时了解到,中州北路年久失修,道路路面老化严重,每逢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居民叫苦不迭后。街道党工委专门研究并协调中州物业有限公司投资20多万元对路面进行整修,为广大群众去除了多年来的“心病”。
近年来,焦南街道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当成大事,从群众最忧虑的事抓起,想方设法为他们分忧解愁。 截至去年年底,该街道已为群众办低保263户551人,月发放低保金9万余元。发救济、送补助,不如指条致富路。在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的同时,该街道还想着如何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为此,该街道为困难户提供了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困难救济、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多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共安置下岗职工33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139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焦南街道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焦作市AAA平安建设先进街道”、“焦作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