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导游的别样假日
筑路工地战犹酣
农机化生产闹三秋
红色游火了农家乐饭庄
开展“走进标准化示范区”系列活动
图片新闻
确保全市安全生产
做好全市秋季秸秆禁烧工作
云台山景区游客激增不拥堵
玉米机收率何以“七连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机化生产闹三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王文跃

  双节期间,记者赴农村采访,到处可见农机化生产闹三秋的火热场景。

  武陟县凤祥农机合作社组织30多台玉米收获机、30多台拖拉机,按照签订的玉米机收协议、耕作协议,为乡亲们收获玉米、耕耙、播种提供一条龙服务,只用了8天时间,就完成了1.2万亩耕地的作业任务。

  这只是我市农机化生产的一个镜头。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各类农业机械15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万多台、玉米收获机4000余台、秸秆还田机7800余台、耕整地机械8000余台、播种机2198台。

  农机化生产大大加快了三秋生产的进度,全市三秋农机作业目前已大头落地。到10月6日17时,我市收获玉米209.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99.7%,机收率达到91.5%;玉米秸秆还田面积182.86万亩,秸秆还田率达到88%;机械耕整地156万亩,其中深耕136万亩、深松26.7万亩;已播小麦9.2万亩,其中机播9.08万亩。全市三秋农机生产中的收、秸秆还田、耕种(深松、旋耕)诸环节作业量已完成80%以上。

  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较往年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玉米收获机技术成熟,农民普遍接受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经过我市强力推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受到了我市农民的欢迎。这种专用玉米收获机具有故障率、损失率低,作业效率高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全市今年新增玉米收获机236台,有80%是背负式。

  今年出现的一个可喜现象是,我市许多地方的农民宁愿等几天也要让收获机来收获,他们再也不愿意人工收玉米了。一些农机手反映,现在光有拖拉机是不好找活的,必须有玉米收获机才能找到活。许多农民都将自己的地交给合作社收、耕、种。

  天气情况良好为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条件。今年三秋期间,我市没有一次有效降雨,特别适宜机械化作业。全市3346台玉米收获机平均作业天数在15天以上,比往年作业天数增加5天。沁阳市科有农机合作社的一台玉米收获机从8月底开始作业,到现在已经作业2000亩,比往年作业量增加一倍多。

  提前部署,靠前指挥,脚踏实地推动三秋工作。为了组织好今年的三秋农机生产,自8月份以来,我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三秋生产中的各个关键环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到9月中旬,全市参与三秋生产的各类机械已全部检修保养完毕,储备的农机物资达3500万元,培训各类农机人员8314人,签订农机作业合同4413份、合同作业面积150余万亩,协议引进玉米收获机400余台,成立农机帮扶队266个,为完成今年三秋农机生产各项任务奠定了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