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沁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和焦作市委、市政府“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围绕四化目标,强力实施四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四位。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河南省政务公开示范市等省级以上荣誉300余项。
(一)注重科学运作,提高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关键举措,成功引进晋煤集团、北京金隅、中国化工、神火集团等8家全国500强和浙江超威、广东兴发等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实施资本活市战略。充分发挥搞活资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坚持“预期”理念,200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资本活市战略。2009年以来,全市融资总额突破110亿元,是建国以来沁阳新增贷款总和的4倍。三是实施人才兴沁战略。每年设立500万元科技专项基金和100万元人才奖励基金,深入开展“五百硕士进沁阳”、“百名硕士进班子”等活动,成功引进2名院士、10余名留学生、200余名专家,培训各类人才10万余人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四是实施环境赢商战略。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荣获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县、全省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五是高效保障土地供给。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复垦开发土地补充耕地,连续12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荣获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称号。
(二)坚持科学引领,着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推进中心城区、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城市。截止2011年底,中心城区面积达23.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1.9%。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地位,坚持大气魄谋划、大力度招商、高水平运作,优先做大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实现由电解铝“一柱擎天”向新能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等“多点支撑”的转变。工业企业总数达111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1家。产业集聚区建设,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坚持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成果反哺农业,吸收72.9%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单位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被誉为“全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一面旗帜”;连续17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小麦机收率100%,玉米机收率85.5%,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
(三)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和职教强市,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省首家A类新农村电气化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推行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全国第一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全民医保水平,新农合参合率98.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8.4%。扩大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三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说服劝解为解决问题”,90%以上的矛盾化解在基层,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中原平安杯等称号。
王松奇一行在详细了解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深入调研后指出,沁阳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自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但关键在于:一是沁阳市领导思路新、方法活、措施得力,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努力做到群众利益最大化,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沁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杨百路表示,沁阳是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建立了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努力不让一家银行在沁阳受委屈,这样的好环境让银行很放心,将进一步加大与沁阳的合作力度。
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强调,一是感谢金融部门对沁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二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配合金融机构及时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三是希望驻沁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不遗余力地服务好沁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樊冰 和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