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10月9日,记者在武陟县卓成农机专业合作社采访,碰到刚刚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秋收跨区作业归来的该合作社社员。
“这次跨区作业非常顺利,俺在那干了七天,收了600多亩地,挣了3万多元钱。”该合作社第一批返回的机手沈玉川高兴地说,“加上在家的作业任务,今年秋收俺作业的净利润就有7万多元。”
“俺今年是第二次跨区作业。去年,市农机局开始为俺农机合作社提供跨区作业信息,俺进行了第一次跨区作业尝试。今年的跨区作业,是人家汶上县来这里考察找的咱。”该合作社理事长赵永红骄傲地说。
赵永红说,今年秋收前夕,汶上县农机局主动找上门来,与卓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了3万亩玉米机收作业合同。由于作业面积大,本地机手没有秋收跨区作业的经验,很多机手不愿意去,刚签的合同眼看就要泡汤了。市农机局农机管理科科长王文跃得知情况后,利用我市农机移动信息平台向全市5000多名机手发去了信息。最后,该合作社组成了一支有40台机车的跨区作业队伍,开赴汶上县。
“我们这次跨区作业非常成功,平均每辆车收一亩地的利润有70元左右。”赵永红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买农用机车有补贴,而且跨区作业的利润很高,所以社员们买农机的积极性也很高。俺自己有三辆车,今年在家和跨区作业加起来一共挣了15万元哩!”
据了解,我市今年机收玉米184.54万亩,机收率首次突破90%大关,达到91.5%。这是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改善装备质量的重大成果。此次跨区秋收作业是我市农机手第二次参加跨区作业任务,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签约作业,在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我市农业机械跨区域作业、提高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