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龙头,起着联接城乡医疗服务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去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9月28日至29日,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继续发扬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持续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一、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以提升思想认识为先。深化医改是民心、是民生。县级公立医院是广大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机构平台,深化医改能够有效解决医疗体系城乡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有利于城乡群众公平享受医改成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深化医改是期盼、是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公立医院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深化医改的要求十分迫切。深化医改是经济、是发展。既能缓解人民群众后顾之忧、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促进扩大内需,也有利于释放医疗卫生需求,扩大医疗卫生的社会投资,带动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深化医改有条件、有基础。医改实施以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项基本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显著,为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二、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以改革补偿机制为要。把改革补偿机制作为重要切入点,政府投入、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三管”齐下,相互衔接,同步推进。增加政府投入,维护公益性。公立医院是政府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坚持其公益属性既是医改核心理念的充分体现,更是履行政府职责的必然要求。2009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累计投入医改资金11.7亿元。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补偿措施,切实增加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切实保证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不断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动积极性。今年3月,我市对县级公立医院门诊诊查费和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进行了调整,并全部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既弥补了医疗技术服务合理成本,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又没有增加群众负担。下一步要对部分手术费和大型检查检验费进行调整,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积极性。改革医保支付制度,保障可持续性。将支付制度改革作为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实行总额预付及按病种、按人等付费方式,变药品、耗材、检查等收入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成本,促使医务人员自觉控制费用、提升服务水平,促使医院更加注重精细管理、质量效益和优质服务,推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三、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创新破解难题为重。深化医改,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重在不断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求得突破。破解“以药补医”难题,在探索医药分开上求突破。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累计零差率销售药品2.7亿元,让利群众5220万元。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71%。要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供应和使用,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在改革人事制度上求突破。破除旧有体制机制束缚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竞争性的人事制度,激活医疗机构微观运行效率。要做好县级公立医院核编定岗等工作,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新机制。破解分配不公难题,在完善分配制度上求突破。着眼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在职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健全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实施“学科带头人”、“首席医师制”和“服务标兵制”等,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破解管理水平不高难题,在规范医院管理上求突破。落实县级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积极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形成政府放心投入、医院健康发展、群众持续受益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格局。
四、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便民。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统一规划,每个县市设置一家县级综合医院、一家中医院、一家妇幼保健院。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才支持,支持社会力量办医,逐步形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有序竞争格局,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方便群众就医。创新服务模式惠民。截至今年8月底,2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改革,住院患者16897例,出院14283例,无一例恶意欠费,回访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下转二版①)
要全面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大力推行预约挂号、优质护理等惠民服务,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推进信息化进程利民。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医改、利于群众的重要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完善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尽快实现卫生信息市、县、乡、村四级纵向连接和覆盖卫生主要业务领域的横向融合,逐步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会诊等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水平。加快卫生项目建设为民。近三年,全市实施卫生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达40万平方米。特别是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床位由建设前的2478张增加到4475张。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建设更多的卫生项目,造福广大群众。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十二五”医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持续深入,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早日实现医院发展有后劲、医疗保障可持续、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切实维护好、保障好、服务好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
(根据9月28日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场会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