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武陟/副刊 上一版3
麦播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
十年变迁的生活点滴
小麦播种期高产栽培技术
不避让校车、闯红灯都将扣6分
樊哙庙的传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播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

作者:谢树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品种、气候、耕作方式等条件的变化,我县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小麦根部病害一直处于较重发生危害状态,地下虫、吸浆虫等土居性害虫在部分乡村危害逐年加重,并造成严重损失,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播种期是预防多种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有利时期,搞好麦播期病虫害防治,不仅可直接有效控制出苗期病虫危害,而且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生长前期多种病害发生期,降低发生程度,减轻后期防治压力。

  根据县植保站8月份以来对全县不同茬口、土质的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的挖查结果,结合我县近年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今年9-11月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县麦播期病虫害将中度发生,个别病虫将重发生。其中地下害虫将在以花生、玉米、大豆茬口为主的地块偏重发生;吸浆虫将在北郭乡的解封、西余会、涧沟,大虹桥乡西阳照、东阳照、东刘村、西刘村、中后、高西、高东、原北古、东温村、西温村,大封镇的东唐郭、西唐郭 重发生。在北郭乡的西草亭、城子、任后庄、马后庄、上庄、下庄、东草亭、西草亭,大虹桥乡的李北古、陈北古、赵北古、江岗、八里岗、后阳城、李马蓬,大封镇的东司马岗、大司马、驾部一、驾部二、驾部三、驾部四、驾部五、驾部六、北孟迁 中度发生。其余均为轻发生。

  小麦全蚀病在大封镇的西唐郭村、大虹桥乡的西刘村、北郭乡的解封村、詹店镇的大茶堡村中度偏重发生。在大封镇的东唐郭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东岩村、寨上村,北郭乡的北郭东村、下庄村、高余会村、方凌、马后、西草、东安,嘉应观乡的 刘村、大刘庄村,詹店镇的小茶堡村、郭庵村、大刘庄村、老田庵村、冯庄、溜村、王庄、宋庄,大虹桥乡的西阳召村、东刘村、高东、南古等村中度发生。

  今年我县麦播期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确保实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和“压前控后,争取后期防治主动”的防治策略,科学运用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种子包衣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危害。

  具体防治技术为:

  1、对地下害虫发生区,可采用土壤药剂处理和药剂拌种的方法。土壤药剂处理一般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拌匀后均匀撒施犁垡上,耙匀即可。药剂拌种一般选用50%辛硫磷乳油 20毫升或40% 甲基异柳磷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2~3个小时,凉干后即可播种。

  2、对小麦吸浆虫发生区,可采用土壤药剂处理进行防治,方法同地下害虫防治。

  3、对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的方法,重发区可采用土壤药剂处理加药剂拌种的方法。土壤药剂处理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3-4公斤 或70%甲基托布津2-3公斤 ,加细土20-30公斤,拌匀后均匀撒施于犁垡上,耙匀即可。药剂拌种亩选用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60毫升或2.5%咯菌腈(适乐时)20毫升+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40毫升,加水1-2两混合后,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即可播种。

  4、对多种病害和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可选用上述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混合土壤处理或药剂拌种。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