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是杭州西湖博览会的传统项目,今年的烟花大会在西湖和运河两个区域举行。10月13日晚,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运河分会场在燃放烟花中有两发烟花弹蹿入杭州运河区域观众看台,造成百余名观众受轻伤,有5人留院观察。举办单位已就该意外的发生向受伤、受惊的群众表示歉意,政府部门表示将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据《京华时报》)
一束束璀璨烟花,虽能给一些观众和单位带来视角满足与成就感,然而一旦装上面子、政绩的功利火药,立即会变得刺眼沉重,随时会灼伤、掳走人们的幸福感。
诚然,这是一起意外。欢腾呼啸的烟花与热闹的博览会本身是相得益彰的,也自然能让前去观赏烟花的人们沉醉一时,只是享受着盛世图景的看客们谁也不曾料到会在璀璨烟火中遭遇突如其来的伤害。
然而,笔者想说的是,烟花绚烂的背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首先,事实为证,北京市密云县元宵灯节的踩踏事件,同样是因为燃放烟花而导致央视新大楼起火事件。此次悲剧的背后,同样是政府行为“作为”、“不作为”,或者说官方所述的“偶然事件”。然而,华丽面子的背后,伤痛的只是百姓。
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有关西湖博览会烟花大会的举办,多年来均遭到民间“叫停”。叫停的原因集中于易引起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从民意的角度来看,这个在政府部门眼里能够充分凸显政府形象、打造博览会品牌的举动并非有着充足的正面影响,反而因其耗资巨大、污染严重等问题让民众颇有微词,而此次事故的发生,又让曾经的反对声再次高涨。
近两年,当地市民对政府所举办的烟花大会“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劳民伤财”等争论不绝于耳。此次烟花“袭人”,再次将争论推至风口浪尖,民间关于“停办”的呼声越发高涨。群众的呼声为何这般高涨?笔者拙见,其一,绚烂的烟花,昙花一现。而背后却是耗资上百万元,这个钱,百姓知晓吗?想必还是咱老百姓的依法纳税钱。其二,罔顾民意之嫌不可不顾。“品质西博,幸福杭州”恐怕只是观光为求“面子”,追得“政绩”的而为,并非百姓真正所愿。
烟花虽美,意义何在?“要把烟花大会打造成杭州重要的旅游产品,拉动城区消费”,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这一表示一语道破天机。笔者认为,举办活动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40分钟的烟花大会,造成的可能是4个小时的城市局部大拥堵。尽管交警部门部署大量交警指挥,增设多个公交车站点,但人群仍挤到了车道上,公交车、私家车行如蜗牛。甚至在大会结束2小时后,交通仍然没有恢复正常。
城市品位的提升与魅力所在,不能只靠昙花一现,更不能依靠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因为“面子工程”的背后,百姓更希望看到的是和谐、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