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本报通讯员 吕瑞策
清爽洁净的浏览步道上游人流连忘返,山门前的旅游车辆川流不息,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每次走进青天河景区,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景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AAA级景区一跃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鲜为人知的地方到“河南十大最美丽的湖”;2007年至今,青天河景区先后获得河南省“诚信文明景区”、河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山地户外运动活动基地”等称号。在发展的过程中,青天河景区发生了哪些蜕变?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近日来到青天河景区。
精品建设助景区提高档次
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寻找差异、寻求自己的特色,把景区建设成为真品、精品,一直是青天河人的目标。
走进青天河景区,记者感受到,管理更规范了,服务更周到了,设施更安全了。近年来,青天河景区为做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建立了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任务分解台账,将创建任务分解为68个分项,逐项落实到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同时,对通往景区的旅游道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改善了可进入性,受到游客的交口称赞。
该景区修建了仿古式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彰显出景区亮点,提高了服务档次;对星级厕所进行了改造,打造出景区精品;对急救中心进行了改建,提供医疗服务保障。
在加快精品建设打造景区亮点方面,该景区不断更新,投资5000万元对青天河宾馆进行改造升级;投资200万元增设了防撞码头,在核心景区修建了遮阳亭,铺设了青石板景观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改善了部分设施;投资680万元,购置豪华游船2艘、中型游船2艘、观光车3辆;制造“青天河号”游船2艘,购买快艇4艘、豪华游船2艘、中型游船2艘、观光车5辆;聘请园林设计专家根据景区各个地段的地形、地貌与环境特点,栽种各种花草树木,并在古树名木上悬挂说明牌,加固围栏,定期定人施肥松土,定期监测防治虫病害,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管理,打造园林式景区。目前,青天河游客接待中心、月山寺旅游路、青南路拓宽改造、佛耳峡提升、景区亮化及绿化、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七彩瀑至吊桥滨水栈道完成总工程量的95%;观音峡、观音广场、灵泉阁等观音峡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施工。
宣传给力助景区名扬天下
在景区诸多成功的因素中,科学的宣传营销是关键。在精品创建的同时,青天河景区走上了一条多面开花的宣传促销之路。
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青天河景区建立了旅游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发布旅游信息,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推介青天河风光;派专人负责回答网友提问,将景区各类旅游信息及时反馈给网友。出台优惠政策,利用自身优势,举办“焦作人游青天河”、“文化月山”八极拳表演等形式各样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同时,以青天河景区被命名为“河南省山地户外运动活动基地”为契机,强力宣传天然大佛和登山步道,推出冬季拜佛、登山健身游项目。
该景区开通了上海—焦作“青天河号”旅游系列包机、青岛旅游专列;开通了焦作至青天河、博爱至青天河专线大巴,为游客提供交通方便;举办“青天河2010挑战吉尼斯‘最大陡度钢丝行走’”活动及走钢丝表演、焦作“青天河杯”七夕节门球网友夫妻赛、青天河风景区专期“梨园春”栏目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青天河;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每年开发组合新的线路,先后开发了云台山、青天河两日游,青天河、月山寺两日游,青天河、神农山两日游,青天河、珏山两日游,青天河一日游,月山寺一日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满足市场的需求。
青天河景区通过一系列的策划、营销和宣传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在全国和周边城市的知名度,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和门、船票收入逐月递增,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优质服务打造金字招牌
细节决定成败。青天河景区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更注重细节的雕琢。
为让游客游得安心、玩得舒心,该景区完善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制度,将各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在景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开向游客承诺,全方位接受游客监督,并采取定期回访旅行社、召开游客座谈会等形式,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形成了自我约束完善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旅游服务由“门里”服务向前伸向后延,全力推出前伸后延服务;建立了游客信息调查表、游客合理化建议登记册等,及时收集游客年龄、职业、生日、情趣爱好等相关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为特殊游客提供婚假、生日宴会等特色服务;引进并实施了ISO9000、ISO14000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按照国际化标准,细化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行为规范和服务程序,进一步提高景区服务的国际化、规范化水平,努力践行“不让每一位游客在青天河景区受委屈”的诺言,精心打造金字服务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