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态文明——启示世界发展的新理念
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中站大教育格局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有效实现科学发展
只有改革开放
才会有中国更为辉煌的未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明——启示世界发展的新理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工业化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地球环境,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响亮的呼声。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来。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新要求,也符合人类建设美好共同未来的根本愿望。

  对环境保护的新推动

  长期致力于国际环保的专家、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这一大背景下思考。她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强调的生态文明理念,将为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

  她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环保运动兴起的时候,常用概念是简单的“环境保护”,后来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个概念考虑到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很快流行开来。但是近几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各种场合被反复使用,已经“逐渐被损耗,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力了”。

  图尔明认为,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相比,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理念。她表示,生态文明理念包含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很多东西,具有丰富的内涵。

  “对我来说‘文明’这个概念覆盖了每件事情,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还包括文化、思想和哲学。因此,生态文明的概念包含了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让我感觉到了一个我们需要以不同方式做事情的新纪元。”

  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环保运动的发展也有非常实际的作用。图尔明认为,这个理念可以从更大的范围推动环境保护,可以为全世界关于环保的讨论带来很大价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刘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人类从自然中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必经之路。

  他说,人类文明历史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工业文明,基本上都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时期。但如今,一系列全球性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对人类发出警告,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继续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对人类未来的新贡献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表明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为人类共同的未来作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仅以植树造林和治理荒漠化为例,数字显示,近十年是中国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十年,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近十年来,中国不断增加投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工程。

  中国在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方面的成绩,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关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十年中,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领域取得重大进步。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已营造了一种对沙地和退化土地不离不弃的商业文化。”

  他说:“如今,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这意味着中国民众消耗自然资源的方式需要作出改变。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表明中国决心避免让经济发展理念与生态系统状况时常出现对立的局面。中国希望建立一种文化,即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将已消耗的自然资源以某种再生方式加以弥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他说:“鉴于中国的资源条件、行为能力和重要地位,我希望到2020年,中国能成为土地恢复与整治领域的全球先锋。另外,中国近年来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与其他同样遭遇土地退化问题的国家分享。”

  植树造林与防治荒漠化,仅仅是中国近十年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提倡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近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这引起世界关注。

  图尔明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把相关环保措施纳入到‘十二五’规划,甚至可能继续纳入到随后的五年规划之中,让人感到非常鼓舞和振奋”。

  对世界发展的新启示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成绩与经验,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启示。专家们认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世界范围的影响。

  刘健说,今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号召各国加强环境保护来支持可持续发展。全球范围内,这与发展生态文明的主旨相同,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会强化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大众意识。

  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面临的许多挑战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等。所以,中国将自身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通过南南合作渠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将是“非常好的举动”。

  “中国将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进行经济实践等方面的转变,我认为所有人都会带着极大的兴趣予以观察。”图尔明说,“如果生态文明在中国行得通,其他国家也许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所以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

  她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兼顾发展和环保的道路,而同时每个国家的实践又都在丰富整个世界的环保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协调的问题,不只是中国独有,其他许多国家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它们也许可以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执笔记者华义 参与记者黄堃、韩墨、马述昆)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