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说过,看懂是骗人的,听懂是骗人的,只有说出来才是自己的。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还应该加上这样一句:只有能正确地写出来并运用才是自己的。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总处在弄懂大意即可,甚至似懂非懂的层面上,没有做到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实”。针对此种情况,对症下药,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动起手来,落实文言文教学中的“实”。
第一,对于篇幅较短的文言文,如《烛之武退秦师》、《劝学》、《秋水》等,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全文翻译,并抽查不同层次学生的翻译进行批改,找出共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对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如《勾践灭吴》、《寡人之于国也》、《鸿门宴》等,要求学生能够笔译重点句子,其他能口译即可。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看课下注释,查工具书,做到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结合导纲教学。在导纲“预习认知”部分,列出本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实词、虚词,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将这些字词圈画出来,并将其意义和用法写在课本上。课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要求学生会翻译,在此基础上再来判定其属于哪种类型。在课堂教学“预习检查”这一环节,老师有选择地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总结。
第三,常规作业中的抄释。要求学生学完一课之后进行梳理总结:文学常识、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措施,督促学生落实文言文教学中的“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打牢文言文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做到“实”。 (作者系内乡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