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詹长松) 严密部署,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宣传力度,力促行业自律;突出重点环节,强化监管到位……连日来,为确保十八大期间食品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和社会稳定,山阳区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震慑不法行为,确保辖区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山阳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从10月初开始,将持续到11月底。该区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十八大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针对十八大期间食品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正在全区实施的食品安全“四大放心”(放心奶、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制品)工程,制订了整治方案。为让专项整治家喻户晓,促进食品行业自律,该区利用专题讲座、标语、咨询台、飞信等载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增强辖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900余人次,张贴宣传画500多张。
整治行动中,该区相关部门既密切配合,又各有分工。该区食安办根据各职能部门监管实际,要求明确各自职责,有的放矢推进整治工作。农牧部门重点监管奶站、蔬菜和生猪;质监部门重点监管辖区两家停产的豆制品企业,防止其非法生产,同时把速冻食品和饮料生产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工商部门把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城乡食品批发市场等场所和肉、奶制品、蔬菜、酒类等作为监管重点;食药监管部门对大中型饭店、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以及各类食堂进行重点监管。
同时,该区突出食品安全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个环节的监管到位,对辖区内12个农资门店展开拉网式排查,并实行分类管理,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辖区内5个农贸市场的检查力度;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执法车辆15台次,对全区18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抽检腐竹速冻食品2个批次、饮料1个批次;强化市场监管,以乳制品、肉制品、白酒、啤酒等为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起;突出大中型餐饮单位及各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区域,加大对熟食卤味、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共检查餐饮单位510余家,限期整改14家,取缔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