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良贵) “解放区委、区政府为我们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好,医疗设施齐全,医护人员贴心服务,药品价格不高,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10月31日,家住解放区焦北街道民主北路社区76岁李富胜老人提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竖大拇指。今年年初以来,该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部门监管的指导思想,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多元化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法,走出了一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础卫生服务新路子,构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辖区居民“十分钟就医圈”。
为鼓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市、区医保定点单位;卫生部门还将计划免疫工作纳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该区按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针,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数,补助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费800多万元。
为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涵,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优质服务,该区在卫生服务中心(站)组建了入户建档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社工组成,通过进入居民家中宣传卫生知识、开展入户调查、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逐步取得了群众认可,截至目前已为88906个家庭311655人建立了城市居民电子体质辨识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98%。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慢性病病友协会,并利用病友协会,定期组织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血管病病友协会、中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病病友协会、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病友协会,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康复服务,实现了5种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服务效率。该区充分利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确定中州、民生、焦北、民主、王褚、上白作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育医结合”医疗机构,从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单位职责、服务内容等方面,严格要求,相继开展了查环查孕、查病治病、免费发放避孕药具、随访服务等工作;针对新婚夫妇和怀孕妇女,全面推进避孕知识教育、围产期保健服务、优生优育等宣传教育,以及出生缺陷三级干预等一系列服务。
该区还扎实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服务站为辅,普遍设置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站,做好康复站点康复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的选调,为每个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档案及各类康复服务台账,并针对每个人制订康复计划,开展康复医疗、康复咨询、康复评估、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