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马如钢
去年,沁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县域综合医疗改革试点后,在全市4家公立医院和300多个村卫生所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在公立医院又推行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这两块国家没有拨付资金,是合理补偿。
经该市医改办测算,4家公立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率为15%,每月需80多万元,年需1100万元;对公立医院实行绩效考核奖励,每月需34.2万元,年需400万元。公立医院医改总需共2000万元。该市卫生局局长陈军民拿着预算到市里审批,心里七上八下,怕批不下来。
在政府办公会上,该市财政局局长提出财政紧张,为医改就支付出这么多钱怕有困难。该市市长魏新洪说:“只要医改需要,是给老百姓谋福利,别说2000万,3000万也拿。”陈军民很快拿到了批复,先期1500万元医改资金已到位。政府对医改的态度让陈军民非常感动,他说:“市政府的担当,是医改的‘助推器’。”
该市副巿长买国介绍,医疗改革实际上是“利”的改革,医院让“利”越多,老百姓受益越多,仅靠国家拨付资金医改远远不够,沁阳市政府不等不靠,在紧张的财政中,想方设法支持医改。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医改办才有了底气,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医改创新机制,使医改有声有色。
目前,沁阳市财政用于医改经常性支出年达2369万元。
2011年,沁阳全市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2370万元,让利群众530多万元。全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补助需要钱,“先住院,后结算”先期为医院垫付资金需要钱,基本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将免费为最低年龄65岁降到45岁需要钱,基本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微机管理需要钱,算下来有20多项,这其中有90%的项目都是沁阳财政支付,尽管支付困难,沁阳市政府仍不遗余力。从2009年以来,该市各级财政对医改投入已达56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