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医改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医改“慷慨”叫好
图片新闻
诊疗上门
冯老太太住院记
医改需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解放区构建“十分钟就医圈”
图片新闻
“10元处方”百姓欢迎
居民快乐办医保
今年我市各项医改重点工作实现阶段性转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老太太住院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刘 婧

  本报通讯员 任永立

  “您看,这是健康卡,看病有着落;这是新农保,养老不发愁。楼上楼下两层住得也宽敞,浇浇花种种菜,生活可自在……”10月30日,武陟县大封镇西唐郭村,67岁的马水泉一边向记者炫耀着“宝贝”,一边催促着老伴张罗饭菜。

  马水泉是邮电部第四工程局的退休干部,1994年返回祖籍武陟县大封镇西唐郭村居住,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儿子们比孝顺,儿媳们比贤惠,孙子孙女个个聪颖,让老马整天笑呵呵的。

  “大儿子一家在郑州工作,二儿子一家定居在南京,平常家里就我们老两口。”老马说,“十几年来,老伴的心脏病是俺和孩子们最担心的。”

  20天前,老马的老伴冯振娥因心脏病突发再次住进大封镇卫生院。凌晨2点来到卫生院,老马发愁了,没有钱怎么看病呀?深更半夜的往哪里弄钱呀?

  “水泉叔,俺婶已经脱离危险了!”医生王小芳从抢救室走出来对他说。

  “王医生,你先给俺担保一晚上,行不行?天明我就去凑(钱)。”老马请求道。

  “放心,现在在咱县的医院住院,都是先看病,出院时再结账,不用提供担保。”王小芳安慰老马别发愁。

  10天过去了,医生诊断用药都非常用心,护士一天三餐送饭到床前,冯老太太的病一天天在好转,但是从没有人来催缴费。老马越发显得纳闷,想着:“花费肯定要比前几次多,服务态度这么好,哪有免费的午餐呀?”

  拿到缴费清单,老马夫妇俩倍感轻松。冯振娥说,2008年她曾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当时费用是预缴,14天花2200元,新农合补助不到1000元;这次住院也是14天,药品费用享受的是不加价,诊疗费是全免,整个病程总花费不到1600元,费用还是在出院时只缴纳了自己承担的480元。

  “现在咱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马水泉指着临路的一个院子说,“这是俺村的卫生所,干净漂亮,药(品)进啥价买啥价,可便宜,看病刷卡可方便。镇卫生院的医生每月都来村里宣传防病知识,小孩们打防疫针也都是提前通知到家,老年人平时吃东西该注意啥都有交代,都是免费服务。”老马对现在的就医和保健条件很满意。

  据了解,截至目前,武陟县利用项目资金1833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村级卫生室改造建设和必要设施设备配置,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推行县、乡两级所有医院“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探索住院次均费用级差管理新机制在全省得到推广;“五想十免”社会服务承诺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群众满意率达99.8%。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