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川
最近,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再度因言论引发了舆论争议。一篇题为《王石:中国人没有资格住大房子》的新闻经报媒发表、网媒转载后,引起网友强烈反响。王石这篇文章的意思其实是说,中国人口众多,可用来建造住宅的土地越来越少,因而城市一定会香港化、东京化,不可避免出现高房价,所以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要做好晚买房、买小房的思想准备。
一些朋友对王石此文给予猛烈抨击,不仅是文章标题让他们受到了歧视。而且,这篇文章与王石本人的职业身份结合起来,再加上部分媒体转载此文时的暗示,似乎还传递出一个不那么令人愉悦的信号:房地产商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却要求无房的年轻人来承担土地越来越少的后果。
有关媒体在“成功”诱发出网民对王石的不满后,在后续报道中又称,王石的这篇文章选自他的新书《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根据一本书中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一个标题来批评王石,有断章取义之嫌。那么,王石这番备受质疑的话,究竟说得对不对,是不是被断章取义呢?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王石本人口述的登山、参与环保组织和相关活动等经历及心得,附带提到了他个人对一些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看法。换言之,这本书并没有梳理出某个主题,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主旨的话,那就是敬畏自然、尊重规律、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王石在登山和环保等活动中,亲眼目睹了国内外不少地方生态恶化和气候退化等事实,从中国、中国企业、中国人资源和能源消耗现状及趋势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警示性和自省性的看法。
了解了本书的内容,再来看《王石:中国人没有资格住大房子》这篇文章,我们可能会对后者形成更全面客观的看法。王石在书中其他一些文章中,反复提及中国房地产业、中国住宅的消费者(业主)占用了世界很多资源,影响了印尼、巴西许多热带雨林地区的环境,与如今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暖也很难撇清关系。而在另一些文章中,他从个人人生的体悟出发,希望告诉年轻人,生活要有理性、要有节制,要学会“放下”,要看到科学、欲望对世界的破坏力。他甚至推论认为,中国人历来个头小、分量轻、吃饭也少,因而本来就应该是“小巧而环保的人类”。
上段所述的两方面,显然就是《王石:中国人没有资格住大房子》一文的思想基础。应该说,这篇文章说对了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的人均国民面积、可开发土地面积并不高,为保证粮食安全需要维持土地红线,城市化不仅要注重平面扩张还应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大学生毕业后过早买房并不理性等。由此,当然也可以说“中国人需要住小一点的房子”、“希望中国年轻人尽量不要选择大房子”,王石原话如果改成这个样子,肯定不会引发如潮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