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还得靠自己
我国北方多地
遭雨雪低温袭击
王石为什么不建议
年轻人住大房子?
改变自己
媒体称中国方便面
几乎被日资掌控
50个城市上班耗时
北京最长
夫妇守荒岛26年
坚持每天升国旗
“爱情天梯”女主人公逝世
汪涵和柴静教我的事
打开内心,才能活得有价值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自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张君燕

  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 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于是,年少轻狂的我们梦想着可以改变世界,在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我们终于顿悟:自己根本无力改变世界,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林语堂说过,这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这与唯物辩证法的变化发展观恰好相符: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发展着,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是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也提出了“道德修养自我”的主张,托尔斯泰的一生正是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一生,而这种“自我修养”的亲身实践最终成就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是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完善自身,臻于完美。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修身正是改变自己的开始。余秋雨在散文《收藏昨天》中写道: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在他的眼中,每个人的个体生命是一个首尾贯穿的整体。人只有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完整,从而实现它的整体价值,在平常中活出滋味,活出境界。

  改变自己,就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希腊有句名言,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苏格拉底也一直呼吁人们,认识你自己。人们的眼睛总是习惯向外看、向远处看、向不可知的前方看,对于自身脚下的情况却很难看得清晰明了。我们可以轻易地说出别人的优缺点,可以说出某件事的前因后果,可到自己头上眼睛却似蒙了纱,难以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秉性。史铁生在自己的《灵魂的事》一书中,以一个真诚的灵魂对生命和神性进行追问,最终正确地认识了自己,使自己的写作和生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勇敢地和自己的灵魂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更全面透彻地了解自己。

  改变自己,无须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正如一个梦的苏醒,不一定要等到黎明。把握当下,从眼前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不要轻视点滴的变化,要知道浩瀚无边的大海也是由一滴滴水珠汇聚而成,广袤无垠的沙漠也是由一粒粒沙子组成的。大家都熟知的英国著名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早年时曾被一个成名的剧作家嘲笑为“粗俗的平民”,但最终他却能闻名于世,靠得正是他日积月累的改变。正所谓“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时间长了,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我们也能坚持每天点滴的改变,也许在不经意的一天,你会欣喜地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改变自己是一种习惯和坚持。改变一种态度,就会收获一分心情;改变一种思维,就会收获一分智慧;改变一种观念,就会收获一个未来。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最后也许会如英国一主教墓志铭上所言:若我能先改变自己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