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庙乡马宣寨村村民王福军充分利用本乡稻米生产传统优势,带领村民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使当地农民踏上共同致富路。
2006年9月,王福军牵头成立了武陟县禾丰绿色稻米产销专业合作社,后又更名为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现为国家级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由注册资金3万元发展到1000万元,成员由32户增加到226户,村内土地流转面积1700余亩,还跨市县组建合作联社,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余亩,年销售收入4600余万元,利润600余万元。理事长王福军当选为武陟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并获得武陟县十大新闻人物、焦作市十佳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2011年作为全国种粮大户代表,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2012年作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代表受到回良玉副总理亲切接见。
三社合一谋增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作社在发展菡香大米合作社的同时,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养猪专业合作社,三个合作社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米糠喂猪,猪粪生产沼气,沼液又为土地催肥。
加强植保统防统治。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植保专业技术服务队, 该社植保专业技术服务队培训上岗机防人员50余人,拥有机动弥雾机30台,电动喷雾器20台,车载式喷雾器 5台,新增3WSH-1000水旱两用喷杆喷雾机两辆。承担该合作社30000余亩绿色食品基地及周边农民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任务。在防治技术上由合作社植保专业技术员依托植保站提供的病虫信息,根据合作社实际情况采用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统防统治方案。2011年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年没有病虫害发生,平均每亩比非统防区用药量减少20元人民币、劳动力减少0.5个,折合人民币50元,增产粮食50公斤,折合人民币130元。
扩展创收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成员除正常股金分红和二次返利以外,合作社担保融资300余万元,帮助流转户做生意、发展养殖事业和给合作社打工管理土地,增加社员收入。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菡香合作社效益不断增加,使更多农户自觉自愿加入合作社,获嘉县、原阳县等周边几个县6000余户群众都成为合作社的连锁社员,在合作社的统一产业化经营下,每户农资成本亩减少20余元,每亩增收100元以上。
夯实基础创品牌
规范化经营。合作社成立之初,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召开社员大会建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合规经营制度,为河南菡香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国务院及省、市、县各级领导倍加关注支持,2009年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张健行长调研河南菡香,亲手批示:“农业银行大力支持河南菡香发展壮大”,农行武陟支行为河南菡香融资200万元,建设银行焦作市支行行长亲自调研河南菡香,并协调融资200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其融资300万元。今年3月20日,我县召开的银企对接会上,县农发行又伸出援手,与菡香大米合作社签订了1000万元贷款合同。
标准化生产。为产品真正做到无害化,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政策流转了村民的承包土地1700余亩。2012年以河南菡香合作社为龙头,跨两市(焦作、新乡)四县(武陟、新乡、获嘉、原阳)十三个合作社成立了河南省首家联合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联合社,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采用统一供种、技术管理、施肥、收割、加工、包装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建立了种植、生产档案和质量追溯制度,建成了基地生产监控连接网站模式,使广大消费者打开网站就能看到基地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从田头到口头一系列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产地、河南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科协科普基地。
科技化先导。合作社投资80万元建成了集办公和培训中心为一体的办公楼,聘请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农大的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并多次来讲课、进行技术指导。不断选育和复壮优良品种,调整种植布局实行规模化种植,建造了专供生态肥料的猪粪沼气池,成立了农机专业队、植保专业队等精干的管理队伍,实行标准化管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目前已累计推广水稻新品种3个,水稻种植新技术5项,水稻管理新技术2项,投资100余万元购置了水稻育秧播种机、水稻插秧机、激光平地仪、收割机、拖拉机等一系列大、中型农业机械和植保机械,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平均每亩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费用100余元、增产粮食50余公斤。2009年和烟台大学蛋白研究中心共同建立了“菡香”功能米实验基地,所产大米富硒、富铬,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控制血糖升高,成为糖尿病人的福祉。
品牌化营销。菡香大米是千年荷塘泥,长出的玉玲珑,为打造好品牌,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进行土地整理改造,治理了5公里荒渠,开垦耕地20余亩。调整了种植结构,建成了“菡香白莲特”莲塘风景线、“香金手指”葡萄长廊和“菡香一号”水稻新品种示范区,2007年合作社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菡香’牌大米商标、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投资600余万元,兴建了精米加工厂,购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大米加工设备,加工出能够保全天然营养的成品大米,精碾细选“菡香”功能米、有机米、珍米、精米、糙米、粥米等15个品种。投资20余万元购置了气象色谱仪等一整套先进检测设备,建立了完整的生产、检测、销售档案及追溯制度,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吃到安全放心的绿色大米。同年“菡香牌”大米、香米、精米、黑米、江米、小麦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11年被认定为有机食品,2008年菡香大米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博览会优质奖、2010年10月份在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菡香牌”大米荣获金奖。12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荣获“畅销奖”,农业部批准了“马宣寨”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CCTV食品频道和河南菡香结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北京、上海、郑州、新乡、焦作、山西等各大超市以及各大院校洽谈,实现了“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餐对接”,产品适应不同消费群体,产品价格2.5元-30元不等,合作社收入不断增加,2011年合作社完成销售收入4600余万元,利润600余万元,可分配盈余400余万元,成员分红148万元,二次返利2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