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虽然夜色沉沉,但还是被透出窗户的一抹灯光照亮了一地风声。屋内的灯光中,两台电脑的屏幕上分别打开了一个“监察部门管理系统”的网页,随着一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一组组数字被迅速地输入网页。随后,一张“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从打印机中“吐”出。11月12日18时30分,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气瓶检验站的一间办公室里,两名工作人员拿证、打字、核对、打印的动作格外娴熟,全然忘了此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你那里还有多少个证没有核查?”胡玉林数了数自己面前的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问对面的王云秀。
“还有57个,估计再有半个小时就可以下班喽!”王云秀伸展了一下身子说。而后,她拿起一个证开始核对信息、输入数据……
“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工作,明天再干不行吗?”记者虽然不忍打扰她们,但还是提出了疑问。
“每周二是集中发放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的日子,届时会有几百辆改装车用气瓶的车辆前来接受检验、核对信息、发证。如果不把车辆信息提前输入系统,到时候会耽误车主的时间。”胡玉林说。据了解,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气瓶检验站负责对全市各类气瓶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并为全市车用气瓶发放电子标签。
“改装车用气瓶的车辆只有取得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后,才能拥有一张电子标签,有电子标签的车用气瓶才能在充气站加气。”王云秀补充说,“我们白天要对全市车用气瓶登记情况进行排查,每到集中发放电子标签的日子,都要在前一天晚上加班。”
正说话间,该站站长赵远利推门走了进来。原来,因为第二天要进企业开展上门检查工作,他也在办公室里加班整理材料。“别看她们把这些证打印出来了,可车主能不能拿到还不一定呢!”他说,“车用气瓶只有通过了各种检测,各项指标合格了,才能取得证件和电子标签。”据介绍,改装车用气瓶的车辆要想顺利取得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就要在气瓶检验站经过气瓶外观检查、内部清洗除锈、音质探测、物损探伤、外测法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烘干、抽真空、充氮等检测,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气瓶就会被割开作报废处理。
“车用气瓶管理是一项新工作,刚开始就要进行正确引导,绝不能出事了再进行补救管理。所以,从严把关是我们的职责。”赵远利说,“市场上有一些私自改装车用气瓶的商户,他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安装了一些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气瓶,不仅对车主的安全不负责任,也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市质监部门一发现这种情况即进行整治,并通过实施车用气瓶监察管理系统,将车用气瓶市场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据介绍,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气瓶检验站自2009年11月取得车用压缩天然气瓶检验资质并开始工作后,先后发放电子标签8247个,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发放了2975个,其余为私家车。目前,该站已检测车用气瓶1700多只,报废200多只。
“天气就要冷了,当温度低于5℃时,气瓶的检验工作就要暂停一段时间。胡玉林、王云秀她们现在的工作就是为即将到期的400只气瓶的提前检验做准备工作。”赵远利说着,也帮忙整理起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此刻,明亮的灯光中,一阵阵急促而清脆的键盘声传出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