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自从走上三尺讲台,她在中站区边远农村学校一干就是17年。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真情付出,积极参与了“六步作文教学改革”和“杜郎口教学模式”科研兴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先后荣获焦作市科研先进工作者、中站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中站区造店回民学校教师闪春霞。
“既然咱们干了教师,就要用心做到最好!”闪春霞说。在教学中,她努力把三尺讲台打造成学生“习惯与能力”的训练场,将课堂筑成“快乐与实效”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她坚持“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她在班级开展了“作文接力棒”活动。全班分成5组,每周从周一到周五,每组都要派一名学生负责一日作文。每组在负责的那天都要交上3篇作文,小组批改,在班里交流,每周都评出优胜小组。孩子们一到校,第一件事就是交流作文。孩子们写作的兴趣浓厚了,老师也能给学生当面指导。那届学生是闪春霞的骄傲,因为她带的那个班的语文成绩每次在全乡抽考中的及格率、平均分和综合评估都遥遥领先,稳居同年级之首。
课余时间,闪春霞不断给自己“充电”,17年来阅读17万多字的教育资料,写下数万字的教学随笔。她撰写的教学论文《浅析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和《作文教学改革点滴谈》分别荣获省级优秀二等奖和国家级论文二等奖。
每天看到花一样可爱的学生,听到他们尊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闪春霞的心已足矣!她愿用平淡守候自己的幸福,愿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三尺讲台之上绽放理想之花。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