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诗三首
文字间有很多空隙
通园小区观澜国际招标公告
温县2012-08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成交公示
关于焦作供电公司
暂停电费收缴业务的公告
捣 家
亦庄亦谐文墨情
焦作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清喜/书评
亦庄亦谐文墨情
——评杨家卿《我写的和写我的——杨家卿报纸文章剪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当家卿先生将这部文集签名赠送我时,可以用如获珍宝作形容。大气、厚重自不必言。仿佛作家的人间情愫、行世义理,由文集随墨香飘逸出来、弥漫开去、浸洇到我的内心世界,感到舒适、熨帖,清心怡神。颇有对其如饥似渴、先睹为快之精神体验。这也许就是人们平素讲的“精神食粮”的非常作用。

  敬数文集之篇章,凡230余篇。据先生在前言中写到,还有一部分文章因报纸失落未能收入。其文章,短则数行几十字,长则几页数千字。其文体,有通讯、有理论、有散文随笔、还有诗作些许,大抵如是。文章所见诸报刊,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日报》、《河南日报》等纸媒。此等“滴汗文墨”,不说字字珠玑,确属心血凝就。无论“豆腐块”,还是鸿篇巨制,都饱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炽热感情与责任担当,还透视出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孜孜躬行。现作者已出版理论专著和文学著作10余部,即《司马懿与司马故里》、《笔凝心声》、《毛泽东情系怀川》、《学步小札》、《新世纪的思索》、《走进新的伟大工程》、《北苑居散论》、《磨砺集——杨家卿散文随笔选》、《执政党建设管窥》、《党建文论》、《党建研究十题》等。由文路,自然昭示着心路。这种心路历程,也自然彰显着文事与做事的内在联系,即先哲总结教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作者先年的通讯报道,使我领悟出“小荷才露”的真切蕴含;由理论文章,使我品味到作者思想成熟、深邃且呈正能量释放的醇绵与馨香;由散文随笔诗歌,又使我体会到作者的仁者风范。仁者爱人,善行施世。如果说,作者的理论著述属“庄”的话,那么,散文随笔诗歌类作品可划入“谐”的范畴。而庄谐并陈,辉耀和折射出作者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宝藏。同时,由文路,也看出了作者的人生轨迹。由蹒跚,到稳健,以至于长成参天大树,乃至世之栋梁。虽然,自古就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之潜流,但又有“不遭人嫉是庸才”之世理。先贤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道义终归要有人去探求,责任终归要有人去担当,社会的进步也终归要有生民和仁人志士去推动与实施。要不,社会怎么会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饿其体肤”的修炼与磨砺过程;又怎么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格境界;又怎么会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况味。总之,对于家卿先生而言,用勤谨、勤政、勤勉笼而统之,实不为过。从其行为,印证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这一亘古不变的人事世理。

  古代文论《文心雕龙》里讲,文以载道。我想,这个“道”,是人间正道,人心世道。而道之获得与传布,无非两条途径,即理论与实践。正如毛泽东早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旷达地指出,人生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之书,一部是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理论,无字之书是实践。有人研究,家道之兴,通常讲,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家卿先生能有如此煌煌之锦绣文章,取决于博采众长到厚积薄发的沉淀,又有平实沉绵且不事雕琢的大家风范,还有一种激浊扬清并惠风和暢的良知学养。由文集中,欣喜地读赏到毛泽东的儿媳、女将军邵华为其著《毛泽东情系怀川》一书所作的序,即《毛泽东与焦作的情缘》;还读到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教授为其著《司马懿与司马故里》一书所作的序,即《历史的启迪》;并读到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授为其著《北苑居散论》所作的序,即《形散而魂不散》等文章。同时,还读到家卿先生诸多的理论文章,以及《追慕孙中山》、《萧乾的大家风范》、《感念萧乾先生》、《母亲八十》、《兄弟书屋》、《听说张恨水》、《两次见舒乙先生》、《穆青的焦作情结》、《杨碾旧居零墨》等散文随笔。读的过程,即是欣赏过程,也是被滋养的过程。其思想之丰沛健朗,其文风之平扑淳绵,让人受益匪浅。理论著述,挥洒着文明理性的光芒,胸襟开阔,意境高远;文学作品,娓娓道来意韵悠长,侃侃而谈情味深厚。大家风范,跃然纸上。这难道不是见贤思齐的慧果吗?这难道不是结识良师益友的效能吗?这难道不是作者得先天之禀赋、奋后天之努力的自然所得吗?

  作者能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科学安排,力排冗务,静下心来读书写作,著作丰硕,如没有闻鸡起舞、青灯黄卷之功,没有耐得寂寞、吃得清苦的超脱精神,是难以有此等硕果的。这也许就是家卿先生的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所致。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尚处于荒漠化态势的情形中,是弥足珍贵、难能可贵的。要知道家卿先生,在焦作市委宣传部工作多年,现在市委党校已做了十余年的领导工作。如若没有超常的毅力,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不断进取的人生标杆,没有社会担当的大爱思想和坦诚胸襟,难以收获这等丰厚的成果。家卿先生现在是教授、作家、领导集于一身,且每样都做得像模像样、有模有样,这既得益于先生家乡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的熏染,又有自身思贤向上勤奋进取的良苦用心。焦作文坛的郭文杰、张丙辰、李志强等贤能之人都曾撰文,对家卿先生的文品、人品,给予了中肯的赞誉与评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