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卢红波 王 贝
他,转业地方多年难去军人本色;他,干起工作拼命赢得客户口碑;他,为工作亏欠家人从不言悔。他叫王章生,已近天命之年,是农行建设路支行的一名一线柜员。
从部队到地方 不减军人本色
王章生,河南封丘的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汉子,从小贫苦的生活造就了他踏实肯干的品质;在部队里多年的历练,赋予了他一身“硬气”。
2000年,王章生从部队转业到农行焦作分行一个基层营业网点,从柜员开始干起。面对工作,原来在部队从事后勤工作的他需要恶补金融业务知识;面对家庭,妻子没有工作,两人没有住房,所有这些全部压在了他的肩头。只有“拿下”工作,才能战胜困难!他暗自发誓。
为尽快熟悉业务,王章生每天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各类业务知识,出现疑问和困惑就虚心向同事请教,同事的帮助加上妻子无怨无悔地陪伴给了他无限的力量。妻子常说:“咱业务不熟练,就慢慢来,千万别出现差错给单位和领导们添麻烦。”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很快一线柜员的工作被他“拿下”,12年来的一线岗位工作中他没有出现过一笔业务差错。
工作上不言难 赢得客户口碑
在同事们的眼中,王章生是一个乐于助人、勤俭顾家、踏实工作、认真生活的“老大哥”,正因为这样,他在同事们口中有了一个统一、亲切的称呼——“老王”。工作中的王章生说话和气,待人真诚,许多老客户都愿在他的窗口等待办理业务,王章生也总能耐心对待每一位客户,细致办理每一笔业务。
去年夏天的一天,一位客户到网点办理业务,客户盯着正在认真为他办理业务的王章生许久后说:“你这么大年龄了还坐柜台啊?”老王尴尬地摸了摸日渐光亮的脑门儿,笑了笑说:“我就是头发稀了点,其实我还很年轻,比我年长好多岁的大姐还依然坚守在岗位呢!”客户听了如此幽默的回答后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亲人多亏欠 爱事业不言悔
十二载的执着,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执行力的王章生,在以农行为家的12个年头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未请过一天假。他父亲病危那年,王章生利用轮班休息时间赶回老家看望,见过老父亲一面,了解了病情后,王章生将弟弟叫到了身边,满怀愧疚地说:“父亲的病情已然这样,我陪着也改变不了什么,而单位人员紧张,岗位上需要我,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多照顾了。”取得了弟弟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后,王章生返回了单位,就这样忍着无法在父亲床前尽孝的揪心之痛坚守着他热爱的岗位。
这就是王章生,这就是焦作农行人熟悉的“老王”,一位只讲奉献不思回报的农行员工。
图为王章生办理业务。
王 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