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食品安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村区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治
筑牢食品安全监管网底
三措并举保障食品安全
图片新闻
专项整治酒类市场
图片新闻
健全监管机制 构建百姓放心饮食环境
专项治理小型餐饮单位
强化兽药质量安全监管
强化“三点”抓好食品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全监管机制 构建百姓放心饮食环境
马村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食安委主任 王家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一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马村区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坚持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着力健全监管体系,强化监管责任,积极构建百姓放心的饮食环境,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呈现平稳发展态势,2011年被评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完善组织架构

  落实政府监管责任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呵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马村区不断加强监管力量,细化监管责任,优化各环节监管之间的衔接,积极构建广覆盖、无缝隙的监管格局。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力量,由常务副区长任主任、4名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将涉及的18个职能部门全部纳为成员单位。2011年11月,区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并配备了工作力量,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协调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2011年4月,马村区在全市城区中率先将卫生部门承担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职责并建立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意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消除了监管盲区,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区政府要求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食品安全办公室,64个行政村、14个社区全部配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员,基本建立了覆盖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区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每年与各街道办事处、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了工作任务的落实到位。

  三是加大督察力度。区政府建立了食品安全督察巡查制度,由区食安办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巡查。督察范围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及餐饮服务等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督察内容包括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职责的落实情况、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披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事件处理情况等。根据督察结果,区食安办向监管部门下达协调督办通知书,要求其落实整改并按时上报查办结果,促使问题及时、快速解决。今年年初以来,区食安办共下达协调督办通知书18份,并坚持跟踪问效,相关部门已全部进行了整改。

  注重宣传教育

  夯实社会监督基础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面向群众、依靠群众。近年来,马村区通过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群众的参与意识、自我防范意识。

  以强化食品安全意识为重点,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利用农村集会日、“三一五”、《食品安全法》宣传月等重要时机,组织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农林等部门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群众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有线电视及《焦作日报》马村专版等传统媒介,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通报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利用手机等新兴媒介,在节日消费旺季向群众发送食品安全短信等。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景区景点的“五进”活动。近年来,马村区共印发各类宣传手册5000本、宣传彩页5万份,发送手机短信1.8万余条,在全社会形成了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以强化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意识为重点,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各监管部门定期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经营人员的诚信和食品安全意识。近年来,马村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以强化监管人员责任意识和执法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区食安办多次组织街道、村级食品安全监管员进行培训,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法》培训、组织食品安全案例分析等,不断提高食品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以强化社会力量监督为重点,着力实施有奖举报。区政府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举报奖励基金,并在公共场所、学校、村(社区)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张贴有奖举报通告1000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新局面。

  突出日常监管

  促进企业自觉自律

  企业、商户是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马村区通过加强对食品从源头到销售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引导和促进企业自律,不断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在食品源头监控上,马村区严格执行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畜禽产品出栏检测关。对辖区无公害蔬菜基地每月进行检测,对上市前的农产品进行抽检,不合格的坚决销毁;畜禽出栏时要求饲养户、经纪人、检疫员严格逐批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具检疫证明。在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上,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从许可申请、审核到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的全过程监管。在流通环节监管上,为全区食品经营户建立信用档案,信用等级划分为诚信食品经营户、一般守信食品经营户、警示食品经营户、严重失信食品经营户四类,对后两类经营商户实行重点巡查。在餐饮服务监管上,对全区所有餐饮企业进行量化分级,量化分级率达100%,并要求餐饮企业建立完善“三档二台账”(日常监管档案、健康培训档案、索证索票档案和进货查验台账、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调动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的积极性。

  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同时,区相关部门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活动,通过抽样检测,及时发布预警,并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整治,切实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今年年初以来,全区共抽检样品339个,样品涵盖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月饼、熟食制品等,合格率为96%。

  实施专项整治

  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要巩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态势,就必须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措施,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惩重处、除恶务尽的高压态势。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瘦肉精排查、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假牛羊肉专项整治、假冒伪劣饮料专项检查、重大节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农药废渣盐排查、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豆制品集中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和“四大放心”工程活动。在整治活动中,区食安办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各监管部门统一行动、紧密配合,每项整治都做到有方案、有重点、有声势,确保了各项整治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区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000余家次,责令整改70余家次,提出整改意见800余条,取缔无证无照22家,责令停产停业4家,下架不合格食品225公斤,有力打击了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应急管理

  有效防范突发事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食品安全基础薄弱、风险因素控制难度大的现状,马村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是修订完善《马村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努力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确保一旦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能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二是从监管部门抽调资深专业人员15名,成立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专家库,为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从监管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有效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四是组织各成员单位、街道办事处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各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食品行业链条长,从田间延伸到餐桌,涉及环节众多。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在今后的食品安全工作中,马村区将再接再厉,尽职尽责,从严治理,依法整治,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