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八大报告解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组织部门要做到“四个结合”
建设文化旅游园区
促进旅游转型升级
防止“官奢”蔓延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文化旅游园区
促进旅游转型升级

□赵卫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这对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中,焦作旅游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尽快转型升级,即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而建设文化旅游园区正是焦作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建设文化旅游园区的概念与意义

  文化旅游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托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和已有旅游产品品牌优势,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服务,构建良好旅游发展环境,再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旅游战略投资商,围绕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要素进行产品开发,从而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旅游资源集约利用、旅游产品集聚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

  建设文化旅游园区,是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旅游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对焦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一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需要。旅游是焦作的一张名片,焦作旅游大有作为。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过程中,如能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的机遇,依托现有的旅游品牌、产品和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每个县(市)区迅速建成一到两个文化旅游园区并产生效益,将不仅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支撑,对旅游业转型升级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同时对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也将作出重要贡献。二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需要。建设文化旅游园区,就是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依托旅游品牌、产品、资源,通过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宜游宜居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设多元化、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这些正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创建的要求和内容。因此,建设文化旅游园区就是在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三是“焦作现象”持续、创新、突破的需要。过去的十年,焦作凭借南太行自然生态山水资源和敢为人先、创新实干的精神,打造出了以云台山为代表的、让游客啧啧称赞的山水观光精品,被业界称为“焦作现象”,但发展中又面临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短、留不住游客进行深度消费等课题。原因正是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焦作的名山、名水、名人、名寺、名拳、名药等资源还没有被打造成更多的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产品。要持续“焦作现象”,就必须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打造出更多如云台山一样使游客满意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旅游产品,建设文化旅游园区正是实现此目标的理想选择。

  二、建设文化旅游园区的重点与途径

  建设文化旅游园区,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关键应把握规划、项目、招商和服务。

  (一)科学规划。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蓝图和指针,通过规划可以统一思想,凝心聚智,整合资源,树立形象。园区规划不同于单个景区规划,它是综合性规划,涉及资源评价、理念提升、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产业培育、市场营销,应根据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区位优势等因素,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认真制订。园区规划应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做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项目谋划。项目谋划是根据园区规划的指导和市场的引导,把规划变成项目,方便规划落地继而形成旅游产品的过程。项目谋划既要依托园区内既有的旅游品牌、产品、资源,还要分析其对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力和影响力;项目谋划要请项目策划专家进行,站位要高,眼光要远,谋划出的项目对投资商要有吸引力,一旦成为产品,市场认可度高;项目谋划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原则进行;项目谋划要注重谋划那些对市场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项目,要谋划对现有观光产品形成互补的休闲度假项目、文化体验项目、特色餐饮项目、演艺动漫项目等;项目谋划要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的要求进行,要注意在园区内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都有项目分布;项目谋划得好,就不愁投资商不来,项目建设就快,产生效益就好。

  (三)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的主体应是投资商,因此,园区建设离不开招商引资。园区招商引资是园区所在地政府、园区管理机构的事情,园区的规划和项目制订、谋划出来后,即可进行招商引资。园区招商引资,第一,要宣传焦作旅游发展的气势和政策优势,把焦作年接待2500万人次的市场人气和远近闻名的云台山品牌优势宣传出去,把本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宣传出去,以借势招商引资。第二,要瞄准国内外旅游行业的龙头集团,进行上门招商,发挥其行业人才、资金、智慧、经营管理优势捷足先登。第三,要抓住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机遇,拿出强吸引力的旅游消费项目,与战略投资商对接,吸引他们来园区投资旅游业。第四,要注重旅游与工业、农业、城建、文化、体育、信息业等的融合发展,依托已来或即将来焦作的投资商,与旅游融合发展(如蒙牛建立AAA级旅游区),向旅游投资。第五,要深入挖掘民间资本潜能,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圆融寺AAAA级旅游区和穆家寨AAA级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即是成功范例。

  (四)基础建设。文化旅游园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是园区所在地政府、园区管理机构的事情,政府、园区管理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来,这也是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应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医疗服务、紧急救援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多语种旅游标识、指示导向系统,创建舒适、便捷的园区旅游环境;应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实现景区、游客、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管理者等各大旅游主体的智能对接;应加强园区外部交通建设,实现园区路网与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节点的衔接;应加强信息引导,在高速公路、城市的主干道和通向园区的道路上设置完善的旅游交通导示牌;应完善公交体系,开通火车站、汽车站通向园区的旅游公交线路和园区之间的公交专线,健全出租车、旅游车辆服务体系,实现旅游线路布局合理、安全畅通,以建成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高标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三、建设文化旅游园区的保障与措施

  (一)组织领导。一是园区所在地政府应成立园区建设协调组织(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涉及园区建设与发展全局性、方向性、操作性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园区建设的重大问题。二是应成立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总体规划、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内项目建设、旅游单位的服务与管理,确保园区建设有序、发展健康。

  (二)政策扶持。园区所在地政府财政部门每年应安排园区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园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补助奖励、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的洽谈引进,以及对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同时,应统筹发改、文化、旅游、农业、林业、环保、财政、商贸、科技等部门的相关资金,优先安排园区的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旅游商品研发等重点项目。此外,还应制定税收、金融信贷等扶持政策,支持园区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

  (三)项目推进。园区所在地政府应将园区项目建设列入年度政府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并把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明确项目工程量、资金投资额、完成时间和奖惩办法。同时,应加强督导,按照“月检查、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从项目的立项到建设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督办落实和奖惩考核,表扬奖励先进、批评问责后进,确保园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四)协调服务。园区所在地政府应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服务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如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快连接园区与国道、省道的道路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应保证园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相关部门应对落户园区企业的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用地报批、办理工商执照等,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办理”,为进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应根据园区建设的需要,引导电力、通信、银行等部门在园区设立办理机构或营业网点,公安机关在园区设立警务执勤点,旅游、工商等部门在园区设立咨询服务点等,从而形成为园区建设开绿灯、搞服务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市旅游局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