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11月26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已经明确,就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洪安全为目标,以农田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抓好城市水系、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农田水利、灌区改造、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基础,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支撑保障能力。
我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目标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8.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3.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0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疏浚沟河510公里,完成8个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10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15.4662万名农村居民和2.08万名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平原区7万人自来水村村通任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620万公斤,节水7700万方。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重点抓好“六大工程”。
抓好引黄入焦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水是生态之基,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水的滋养,我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引黄入焦工程,确保明年汛前黄河水通到焦作市区。今冬明春,将重点实施引黄调蓄工程,抓好东湖、灵泉湖两个平原水库规划建设。
抓好民生水利工程。今冬明春,我市将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自来水村村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今年上级下达的15.4662万名农村居民和2.08万名农村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同时,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解决4.643万人、自筹资金解决2.357万人饮水问题,确保完成市里要求的全年完成7万人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早日解决项目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抓好农田水利工程。我市将以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为目标,加快配套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修武县、博爱县、孟州市小农水重点县、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水利项目,抓好市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引导支持农民和社会投资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大引沁、广利两个大型灌区和沁阳市丹西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力度,不断提高灌区配套率和完好率,充分发挥灌区的灌溉效益。
抓好引水补源工程。我市将开工建设沁北引黄灌区总干渠工程,完成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提灌站工程、孟州市抗旱水源工程、温县老蟒河陈沟拦河闸工程和温县引沁渠首闸闸前堵堰等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引黄、引沁、引丹灌溉能力。
抓好防洪除涝工程。在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我市将重点抓好孟州司家沟、璩沟、苏庄、焦庄、三村、孙村、白墙,沁阳山王庄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孟州赵坡西沟大坝工程及文公湖大坝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大沙河郭村段、秦屯段、铁匠庄段治理工程,修武县大沙河马道河段治理工程,博爱县蒋沟河治理县城段工程,温县新蟒河城镇防洪工程,孟州市蟒河农田防护工程,武陟县蒋沟河道治理工程,同时抓好全市面上沟河清淤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抓好水土保持工程。今冬明春,将实施修武西村乡甲板创水土保持补偿费项目、西村乡穆家寨和七贤镇赤庄水土保持工程;博爱县寨豁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孟州市古周城骨干坝工程,涧西淤地坝工程,孟州市槐树乡、赵和镇3座小型淤地坝工程,沁阳市2012年水土保持补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