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营养午餐该补充“营养”了
新书评
握住你手中的温暖
卫生部称近半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尚未发现
第七届作家富豪榜发布郑渊洁第一陈坤第三十
网传泥工日工资220元
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
广电总局
封杀丑闻劣迹者
“品酒课”品出了个啥?
想象的鲁迅
和真相的鲁迅
绞胎里的真性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酒课”品出了个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付凯明

  中国计量学院有一门“酒文化”选修课,很受大学生青睐。一堂课主讲老师准备了5款洋酒,加起来一共有16瓶,供学生们“品酒”。下课时,记者看到不少同学都是脸红红地走出教室。 (据《钱江晚报》)

  近年来高校频现另类选修课,例如厦门大学开设了一门被视为“贵族运动”的高尔夫球选修课。7年来,这门选修课的规模从当初的3个教学班扩大到11个。云南大学的一门野外生存训练课也很热,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被派往云南地理学会户外运动俱乐部设在曲靖马龙、沾益等地区的实验基地进行实地训练。成都大学开设的“性科学与性健康公共选修课”则更是让容纳300人的教室爆棚。

  这些看似另类的选修课,深得学生们的喜爱,程度甚是高于必修课。而中国计量学院的这一门“品酒课”也直接“秒杀全场”。学生们一节课的时间将16瓶洋酒全部拿下,这样的豪气和酒量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笔者不禁疑惑,打着酒文化的招牌,名为“品酒”,可最终的结果是16瓶酒一滴不剩,这样的“品酒”究竟品出了个啥?

  虽然报道中提及“品酒课很受大学生青睐”,可青睐的实质目的是什么?是对酒文化的深入了解,还是对免费酒的兴趣浓厚?一节课齐刷刷喝掉16瓶,这些正宗的洋酒究竟从何而来,又是谁在为此买单?不少同学都是脸红红地走出教室,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品酒”的量。在笔者看来,实在看不出这样的“酒文化”课里究竟有什么文化。

  面对记者的采访,开设“酒文化”课的杨老师认为“酒里有很多文化”,并坦言“学生经常问我,聚会的时候该怎么点酒,什么菜配什么酒,送人选什么酒好,去法国旅游该买什么酒……”就此,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学生“品酒”、“懂酒”的真实目的和意义。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多一项技能,多一种本领,可能都是将来就业的敲门砖。但不得不承认,浮躁的心态、生存的压力,让当下一些大学生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很迷惘。

  文化并非一个框,什么东西都能往里套。打着文化招牌的“品酒课”实质并未品出个啥。“品酒课”的背后是大学精神的迷醉,这股风需要及时得到“刹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