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韩国专家焦作技术洽谈交流会举行
我市获得中央专项资金418.8万元
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核组莅焦
焦作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进行《河南省行政执法证》和《河南省
行政执法监督证》年度审验的通告
解放区:稳中求进抓项目促转型
山阳区:以人为本建社区惠民生
民生城建送春风
沁阳市非公企业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我市召开农口项目工作推进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阳区:以人为本建社区惠民生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杜永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②)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山阳区以人为本,重在为民,始终坚持把群众最美好愿望作为最高追求,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截至目前,该区共启动新型农村社区项目13个,其中6个社区一期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3个社区正在加紧建设,4个社区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变城镇化为城市化,变农民为市民,是该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措施。

  山阳区地处城区,城中有我、我中有城。该区将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立足长远、站位全局,在规划上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与村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变城镇化为城市化,变农民为市民,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新型社区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为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避免千篇一律,该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两次组团赴武汉蔡甸区、安阳林州市等4省9地20个新型农村社区考察学习,在学习考察、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注重长远、合理布局、一步到位的原则,统一聘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顶尖的规划设计单位,由区政府出资委托高资质的规划编制机构进行编制。为确保严格按照规划运作,该区实行一张蓝图、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真正做到了执行规划不缩水、不走样。

  房屋产权是进入社区后农民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该区从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组织住建、国土、房管等部门,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申请办理住建、国土等相关手续,确保群众一进社区就能住上大产权房,使他们搬得进、住得下、卖得出,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让搬进社区的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山阳区按照布局集中、要素集聚、功能集合、资源集约的标准,坚持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同步推进,加快道路、水电、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着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超市、餐饮服务、托幼养老、邮政通信等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生活要求,积极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截至目前,该区建成的小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已全部到位,2个集中安置小区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2个安置小区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各社区超市、幼儿园等服务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规划兴建的6个现代化居民生活小区,其中5个小区一期建设任务已全面完工,农民搬出平房住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公寓,实现了居住环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是该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创新之举。

  山阳区在新型社区建设中,积极利用国家、省、市出台的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科学编制改造规划,借助招商节会、政务网站等平台,对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该区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同时,该区利用城郊废弃厂房或建筑工地,在城郊村周边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个,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安置村民,建成后可腾出土地500余亩。目前,项目规划已完成,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把强化社会保障、确保充分就业作为着力点,让迁入社区的群众有保障、有活干、有钱赚,是该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该区在新型社区建设中,把强化社会保障、实现农民转型、确保充分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免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发布、现场招聘洽谈、SYB创业培训报名、职业技能培训报名等服务,为农民就业提供帮助,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截至目前,该区已先后组织50余家企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家政服务、操作工等就业岗位近5000个。同时,该区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市四城区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居民年人均基础养老金达900元,居全省第一。该区还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为发挥优势,壮大产业,以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该区积极引导辖区农村发挥区位、土地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以产业发展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在利用有限耕地发展新型农业方面,该区根据辖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农民集约使用耕地,进行农业合作经营。截至目前,该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入社农户1157户,实现年产值8000余万元;利用北临太行、南依南水北调运河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县区创建活动,着力构建林、水、路、田、宅相依的生态网络,鼓励沿山、沿河农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观光农场,目前已建成集吃、住、玩于一体的特色观光农场10家,年营业额2000余万元。

  在集约使用土地发展新型工业方面,该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土地资源整合,腾出4000余亩土地,积极谋划修正中原(焦作)产业园和焦作市LED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大、集聚效应强的投资项目,不断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修正(焦作)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修正药业集团在该区已注册2家公司,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焦作市LED高新技术产业园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论证,正在全力推进3个LED项目入驻园区。

  在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方面,该区抢抓我市城区南移东扩的历史机遇,利用辖区农村的区位和地段优势,引进了丹尼斯、大商集团、肯德基等一批知名企业,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区对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涉及拆迁的村,积极做好群众生产性安置工作,通过土地置换为各村换取了1.8万平方米的商业门面房,投资20亿元规划建成大型商场、农贸市场等生产安置性项目25个,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