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人民法院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3年中国经济: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
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年中国经济:在机遇与挑战中前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新机遇?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明年将如何稳中求进实现良好开局?新华社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相关人士。

  发展仍具备难得的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我国面临机遇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正从扩张式机遇向升级式机遇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借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和全球外需市场的繁荣,结合自身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通过扩大出口,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到制成品大国的转变。

  “今后在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将更为看好我国经济前景,世界范围中高端资源有望进行重配,届时将出现先进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新趋势,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的一大机遇。”隆国强说。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部市场的萎缩造成我国出口红利的减少,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倒逼我国不得不扩内需、搞创新,这是我们的新机遇。”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认为。

  “发展机遇出现了转换,内需代替外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随着人均GDP进入中等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新机遇的窗口正在打开。

  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

  “长期以来,强劲的外需充当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复苏前景黯淡,抑制了我国一部分产能的出口,激化了当前产能过剩的矛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

  数据显示,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背景下,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转型遭遇困境等因素,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七个季度增速放缓。

  “外部经济复苏缓慢、过剩产能难以完全消化以及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问题,是短期内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

  “近期信托、理财市场暴露出金融领域存在一定风险。而随着不久前美联储QE4的推出,全球流动性泛滥,明年的物价上涨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看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成为趋势,这加大了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压力,成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挑战。

  稳中求进开新局

  会议提出,明年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

  经济学家认为,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新形势下,明年唯有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依靠改革创新,中国经济方可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空间。

  “我们追求的是健康持续,求快求大不是目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会议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可以预计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明年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向。

  “财政和货币政策基调虽然没有改变,但结构性减税、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将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的新看点。”郭田勇指出。

  “明年经济体制改革有望在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方面有所涉及。”在连平看来,此次会议强调了改革的决心,提出改革的时间表,改革将更加注重落实,将有更为实在的步骤和举措。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