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转”出一片新天地
焦作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改进提案工作 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机关效能 提供优质服务
焦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方案的决议
图片新闻
管网老化失修是小区供暖的最大障碍
八旬老翁赛织女
农民冬闲时节进“课堂”
政协提案促成“民心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旬老翁赛织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图 李延林织的毛线鞋。
 
   

  提起手工打毛衣,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女人的活儿,大老爷们根本不在行!但是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82岁高龄的李延林老汉,不仅会打毛衣毛裤,而且名扬乡里。

  出生于1931年的李延林,是孟州市大定街道东韩村人。因长于烹饪,李延林从上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当时的孟县南庄公社和南庄供销社当厨师。刚参加工作时,他有幸结识了多才多艺的老荣军李文正大哥,俩人一见如故,特别投缘,很快就从李大哥那儿得到了打毛衣的真传。同时,他还跟李大哥学会了唱旦角戏。

  学会了打毛衣和唱戏的李延林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方便打毛衣,他一般都是步行赶路上班,两手拿着毛衣针,胳膊上挎着毛线团,边走边打边唱。这样坚持久了,他学会了“盲打”,打起毛衣来从不用眼看,特别熟练。

  据李延林讲,他从学会打毛衣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每年打出来的毛衣、毛裤、鞋袜、帽子、手套、耳套有多少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打的许多毛线“作品”,被老乡们当成礼物,寄给各自远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亲戚们。

  12月18日,记者采访李延林时,他正在给家人打一件米色毛衣的袖子。“人老了手也慢了,现在打一件毛衣得五六天才能完成,要在以前俺两三天就完成了。就这,俺今年冬天已经打9件毛衣了。”李延林说。

  左上图 李延林织的毛线鞋。

  杨 帆 贾黎明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