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青年志愿亭
受到广大市民关注
汇聚爱心 温暖你我
洋溢爱的温暖
温故2012
青春在路上
回家看望老人
真有那么难?
街舞男孩的
“嘻哈”生活
亲情镯
一周青年汇
谁让谁吃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让谁吃亏?
95.2%受访者感叹
当下社会缺失礼让精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规则固然重要,社会成员道德反思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认为,法律和制度永远都是外在的,如果不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只一味被动服从,当遇到模棱两可、执法者缺位等特殊情形时,这些外在规范很可能就让位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营造一种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社会风尚。

  近日,北京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引发全社会关注与震惊。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公众礼让精神的缺失,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普通人不给救护车让道,只是我们社会礼让精神缺失的一个极端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社会崇尚礼让的文化似乎正在消失,“谁让谁吃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哪怕是马路行车、地铁让座之类的小事,人们总是习惯去抢、去争,懂得礼让的人少之又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4499人进行的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显示,高达95.2%的受访者感叹当下社会礼让精神缺失,其中63.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缺失”。

  调查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34.5%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2.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卞绍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六成多人都认同“谁让谁吃亏”的调查结果,他并不感到意外。他指出,如今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们大多数行为都受制于利益权衡,做事只看有没有好处。这种情况下,大家为一点蝇头小利锱铢必较、互不相让,也就不足为奇。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指出,许多普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不会礼让,只是当他们看到懂得礼让的人吃亏、争抢的人占便宜的“逆淘汰”时,他们中的一些人才会放弃礼让,和其他人一样去争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郁喆隽说:“礼让精神缺失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与缺失。” 郁喆隽以他前不久在美国的见闻举例,在加利福尼亚州,普通人如果在残疾人停车位上停车,罚款最高可达2000美元,这是有立法保障的,执行也非常严格。在美国的公交车上,靠近车门有两个座位是留给有需要的人的,座位上标明,如果不让座有怎样的后果。这就使该礼让而不礼让的行为付出明确的成本。

  礼让他人真的会让自身利益受损吗?调查中,16.5%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44.5%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17.0%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会”,16.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5.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71.6%的人认为自己能从礼让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65.9%的人认为会获得“有序的生活”,65.6%的人表示会获得“别人的尊重”,51.8%的人表示会获得“履行公德后内心的快乐”,50.4%的人选择“他人的善意”,47.7%的人选择“帮助他人后的满足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