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良贵
今年5月,解放区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并荣获第二届全国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优秀成果奖。8月份,在市综治委召开的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观摩会上,解放区以独有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特色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国内30余个省市到解放区学习交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翻看解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记录,不得不让人们刮目相看,该区在我市乃至全省进行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先行一步,领先一步,积极探索构建了以社区为基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逐渐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责任共担、多元服务、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复合共治”之路。
小网格大服务,提升为民服务功能,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享受便捷服务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今年,该区在确定了2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把社区建设作为全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在社区建立了集“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管理体制。该区按照每400户一个网格的标准,把辖区划分为226个网格,并由区、街道两级财政出资,配备了226名网格管理员和452名网格协管员,从而率先在全市建成了一支走家串户收集民情、沟通上下传递信息、化解矛盾和谐邻里、服务上门便民惠民的服务队伍,实现了沟通“零距离”和服务常态化。截至目前,该区网格协管员已收集社情民意2820条,调解矛盾纠纷1130起。
为服务民生提供保障。该区按照“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的要求,区、街道下沉工作力量,指导每个社区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民政救助、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就业服务、综合治理等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预约服务、代理代办等服务承诺,让居民“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实现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目前,该区已登记备案社会慈善、救助、文体、老年权益维护等各类社会组织150余家。该区“4点半学校”、“银龄公寓”、“爱心助学会”等社团组织,已为辖区贫困家庭开展多项义务服务和低偿服务,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空白。
小路灯大平安,提升治安防控实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全
“路灯一亮,满街光辉。解放区各级部门为我们居民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黑灯瞎火的小巷如今路灯亮了,晚上出行可放心了。”12月23日19时,家住解放区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幸福小巷的居民李福涵看到新安装的10余盏路灯亮了,高兴地说。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先后为辖区270个居民楼院和170条背街小巷安装“平安灯”1482盏,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的“灯不亮”问题。
点亮窗前灯,温暖回家路。今年,针对大多数背街小巷“黑灯瞎火治安难”的状况,该区把“平安灯”安装列为今年承办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该区与市供电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筹划,对辖区的“平安灯”安装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根据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治安状况等,确定“平安灯”的安装地点和具体数量,并在所有“平安灯”上采用了与路灯相同的“定时开启、定时关闭”技术,既满足了治安防范工作需要、消除治安防范死角,又避免了浪费。
在安装“平安灯”的基础上,该区筹资230余万元在辖区建立了60个视频监控中心平台,在210个居民楼院安装了950余个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居民楼院技防全覆盖。该区全面推进楼院封闭工程,装大门、拉围墙、建门岗、设门卫,筑牢居民区首道治安防线。今年,该区已完成楼院封闭57个、新建门岗72个、新建车棚62个、配备门卫160名。截至目前,该区实行封闭管理的楼院达270个,占辖区楼院总数的88%。
该区在已有175人社区专职巡防队伍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拥有262人的区社区治安巡防大队,同时配备了13辆巡防车和标准化巡防器械装备。截至目前,该区巡防队伍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68起,为群众办好事3600件,捡到的1000多张证件、200件物品全部归回失主。该区治安巡逻感知率和满意率始终位居全市首位。
小矛盾大调处,提升和谐稳定能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和谐
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今年,该区不断整合有利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民调员、楼院长等,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织、上下联通的信息网络。同时,该区建立了网格每日排查、社区每周排查、街道每半月排查、区每月排查一次的矛盾日常排查化解机制,并组织基层排查队伍和相关机构落实常规排查措施。同时,该区建立了群众诉求与社会矛盾化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辖区9个街道、34个社区、29个区直部门建立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信息化管理、扁平化管理”。目前,该区已为群众解决纠纷问题4000余件,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效能。
调解员张文远在11年时间里,调解各类民间纠纷千余起,其中疑难民间纠纷百余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50余起,涉及人数2800余人次,纠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均达到98%。今年,焦西街道祥和社区的“马大姐”服务热线不断扩展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增加到20多项,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吸纳了30名志愿者加入热线服务队。截至目前,“马大姐”服务热线已为群众提供235起涉及法律咨询、解决困难和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事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居民与社区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