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江河之下 畅通无阻
延伸阅读
田野走出“变法”人
六部门发布实施刑诉法规定
商务部明年围绕绿色、热点
出台消费刺激政策
美国暂时关闭驻中非共和国大使馆
焦煤集团安全办公会为基层开良方
图片新闻
赵固二矿员工申麦成
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黄山落马政法委书记与开发商关系密切 曾自己带队强拆

  

汪建设成为了黄山人议论的焦点。12月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黄山市原政法委书记汪建设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汪涉嫌在房屋拆迁等方面收受他人钱物,以及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等。

  在汪建设老家,他曾是励志的典范,他自小勤奋好学,从农家子弟官至副厅级。“成年”后为官的汪建设,被认为“胆子大,敢说敢做”,但也与开发商走得近,甚至自己指挥强拆。他也被认为在人事安排、行政执法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

  直到今年3月,黄山市还在为一件事骄傲。安徽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黄山市政法系统干部汪秀霞同志学习。

  据介绍,汪秀霞因忘我工作患了乳腺癌,经历8次化疗、25次放疗、18次巩固治疗,仍坚持工作。

  就在学习还在升温时,另一名黄山市政法干部被安徽省纪委带走调查。

  这个被带走的干部,是黄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建设。他,也是汪秀霞的丈夫。

  据新华社消息,经安徽省纪委调查,汪建设在担任休宁县委书记、屯溪区委书记、黄山市委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等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房屋拆迁、消防验收、人事安排、办理车牌、行政执法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钱物;违反规定投资入股,进行营利性活动。

  按汪建设家乡人的描述,汪建设自小勤奋,从农家子弟至副厅级干部,是村里教人励志的典范。一些当地官员认为汪建设“胆子大、讲义气、敢说敢做”,也有多名受访者称,汪建设利用“黑社会”强拆,为房产商冲锋陷阵,甚至收钱财提拔干部。

  【被举报】

  祸起房地产?

  胡佳泉自称是举报汪建设的人之一。

  胡佳泉曾是黄山市一名城建设计师,2001年受雇于一家房地产公司。他称曾将一张光绪四年的花鸟图送给他的老板,并陪老板将这画送给了汪建设。

  因与老板薪酬纠纷,胡佳泉称,为讨债他曾写过一封威胁信,信中涉及其老板工程手续造假,除此还有汪建设受贿等问题。2008年,胡佳泉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刑6年半。

  胡佳泉称,他在狱中写过多次举报材料称受陷害;今年年底,安徽省纪委人员曾到他服刑的监狱,向他了解汪建设的事。

  另一名房地产商称,他打官司胜诉,涉及资金1000多万,本该到了法院执行阶段,汪建设找到他,说要中间调解。后来案子被压三年多。他称曾向汪送钱被拒绝。他认为这是因汪“讲信誉”,对立双方只收一方的钱,“这符合他的性格”。

  这名开发商称,他们一些“受迫害的开发商”2009年开始调查汪,查到了汪建设的女儿入股一家公司,还查到汪的几套房产,包括上海的一套。

  汪建设的妻子汪秀霞则称,汪建设做事硬朗,领导愿把难题交给他解决。对于汪建设受到的一些指控,她称主导者并不是汪本人。

  多名黄山市官员称,汪建设与开发商走得很近。屯溪区退休干部黄明(化名)记得,汪建设2000年11月出任屯溪区委书记,不久就带着汇鑫公司老总到区内乡镇考察。

  有黄山市退休干部称,汇鑫公司老板与汪建设关系密切。汪任屯溪区委书记期间,汇鑫公司也被从休宁县带到屯溪,拿地生猛。

  【入股】

  铁哥们充当受贿中间人?

  汪建设与一名叫方萱的男子关系紧密,方也因汪案被抓。

  据方家人介绍,检察机关指控方萱向汪建设行贿。目前,方萱案已在蚌埠法院开过庭。

  在安徽省纪委的调查中,涉及汪建设违法、违纪行为中,包括“违反规定投资入股,进行营利性活动”一项。

  方萱与汪建设同乡,曾为黄山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今年48岁。

  方萱被认为在汪建设的一些受贿行为中,充当中间人角色。据黄山当地多名地产商称,黄山市很多人都知道,方萱与汪建设是多年好友。方萱曾在牌桌上称汪“铁哥们”,汪也曾在某个场合称,“方萱可以代表我”。

  在一份工商登记材料中显示,方萱于2006年11月注册过一家公司,名为“黄山市轩威工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万。出资人共3人,其中,方萱是最大股东,出资10.4万元。

  2007年2月,一名叫汪婧的女子成为轩威公司股东,持股23%。其中方萱转让给她12%的股份,另2名股东共转让11%。

  汪婧即是汪建设的女儿。据方萱亲属讲,有一次汪秀霞找到方萱,希望能让汪婧入股。

  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公司2006年、2007年均“亏损”。2010年吊销营业执照。

  方萱家属称,轩威公司曾给汪婧分过十几万“红利”。

  12月21日,汪秀霞称不知女儿汪婧入股之事。她称,对汪建设的受贿指控,有的是方萱打着汪建设的幌子干的。

  汪秀霞称,她治疗癌症期间,的确有很多机关人员、汪建设的朋友,也有部分开发商送钱。她认为这是“礼尚往来”,不应算受贿。

  【人事】

  解决干部子女工作?

  几名屯溪区的退休干部称,汪建设“办事讲义气”,只要他答应的事,必定会办好,办不好就会退钱,因此“不少人念他的好”。

  汪建设1998年至2000年任休宁县委书记。有休宁的干部介绍,汪建设理论水平很强。很少见他开会念稿子,即便连说两个小时,也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一名休宁的退休干部称,汪建设管干部有时像家长管孩子,甚至有些匪气。曾有一次开会有人迟到,汪让迟到者在座位上站着,一直到会议结束。

  汪建设用人有自己的“路数”,据介绍,他曾在3年间,将2名事业编制工人,提拔为县局的局长。

  在休宁官场上,流传着一个故事,称县委曾给各单位下发红头文件,其中援引了汪建设关于人才的一句话,“有才无德也可用”。文件下发第二日,强令收回。

  在屯溪,黄明等几名退休干部称,汪在任期间,屯溪区行政部门编制超了一百多人。此说法未得到黄山市官方的证实。

  屯溪的一些退休干部认为汪建设办了一些好事,在屯溪的口碑也还不错。原因之一,是他解决了很多干部子女的工作,“找到他,都会很痛快帮忙”。

  【成长】

  从农民到副县长

  汪建设是黄山黟县马道村人,家中四个兄弟一个妹妹,汪建设排行老二。在村里人记忆里,汪建设很老实。

  这些天,吴禾苗偶尔想起汪建设,不时感叹,一个穷巴巴的农村孩子,没啥背景,能当上个副厅级官员不容易。

  吴禾苗与汪建设是初中同学,两人邻村。他们的同班同学还有汪秀霞。

  吴禾苗记得,汪建设的父亲曾是黟县司法局干部,不过一家人在村里住。

  汪建设读初中那会儿,在农村,温饱还是大问题。十几岁的孩子,放了学也要下地干活。汪建设和吴禾苗一样,放学回家拿起背篓,就会去打猪草。

  初中毕业后,吴禾苗和汪建设的大哥相继当兵。汪建设和汪秀霞考上了高中。

  后来,吴禾苗听朋友讲,汪建设高中毕业后一心想考大学,白天挖水渠挣工分,晚上点煤油灯复习。

  点灯要挨骂。汪建设的父亲会说“费钱”。后来汪建设白天干活,晚上跑到黟县城里,和几名同学在汪秀霞家学习。汪秀霞的父亲在县里工作,家里有电灯。

  对于这段往事,汪秀霞说,汪建设在务农期间做过“民兵营长”,还干过村副书记。“他做事深思熟虑,想做的事定能做好”。她称,结婚近30年,汪建设仍然是她最崇拜的人。

  1978年,汪建设考取安徽大学哲学系。

  1985年吴禾苗转业回乡,在县政府做了名司机。此时的汪建设,是县委书记的秘书。几年后,调任县城建局局长,再后来,出任副县长。

  【“建设”】

  拆迁“带头大哥”

  1996年6月,汪建设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休宁大事记》,他被任命为休宁县委常委、副书记。1998年初任县长,当年10月任县委书记。

  1998年,休宁引来了该县历史上最大投资,浙江省汇鑫工贸集团,投资1.3亿元。

  多名接近汪建设的人士称,上世纪90年代末的汪建设,留背头、打摩丝,腰间挂着手机、呼机。字写得漂亮,舞跳得好,歌唱得好,擅长《潮湿的心》。

  多名受访者称汪建设大搞建设并不惜强拆。汪建设在休宁,三件事常被退休干部提及。一是“再造一个休宁城”,二是建设一个工商城,三是把“古文物”牌坊挖到一起建景区。

  拆迁的事,汪秀霞有耳闻。她称有些领导摆不平的事,经常会推给汪建设。因此县委书记汪建设“冲锋陷阵”,经常晚上到难拆户家中“做工作”。

  休宁五城镇人黄科说,镇上几百年的贞节牌坊,被汪建设带人强行挖走。他说当时村民为保护牌坊,与拆迁者发生冲突。

  李林(化名)是休宁司法系统干部,记得那次挖牌坊,他是半夜被叫起来的。当时去了两三百人,汪建设坐在车里指挥。

  休宁县小南门村几名村民称,有次县里将一个化工厂项目安置在村边,村民为此堵厂门,汪建设带着几十名混混赶到,指着村民说,“只要不打死就行”,十余村民随后被追打。

  多名受访官员、退休干部及村民,均称见过汪建设与一些社会无业人员过从甚密。不少“混混”因承揽土地工程发了财。

  今年12月8日,新华社发布汪建设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消息。12月20日,安徽省纪委一名曾参与办案人员称,汪建设案尚不便透露具体内容。

  据知情人士介绍,今年3月9日,汪建设在前往黄山某县途中被带走调查。今年6月印制的黄山党政机关号码簿上,已找不到汪建设的名字。来源:中国新闻网

  知情者称,汪建设被带走后,学习汪秀霞一事已悄然而止。

  

9岁女孩寒夜街头卖爆米花 借路灯做功课

  

连日来,平顶山当地多个微博平台、论坛和贴吧上都在转发着一个9岁女孩的图片:昏暗的路灯下,女孩一会儿趴在马路边认真地写作业,一会儿帮身边的一位老人售卖爆米花。女孩的衣服满是污渍、手冻得红肿,但神情专注得让人心疼。

随后,很多网友认出他们,并纷纷发起以“购买爆米花”的名义帮助他们的活动。他们还好吗?需不需要什么?12月21日,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女孩的学校、家里和摊位,并发出倡议:希望更多人碰见他们时,也能买包爆米花,让冬日街头的他们心再温暖些。若有衣物或其他东西转交,请拨打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热线0375—3880000。

简陋房里的祖孙三代

12月21日,记者联系到在微博上上传女孩街头写作业组照的自由摄影师“chenxp007”。据他介绍,这个女孩叫齐聪聪,在市郊一小学上三年级。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齐聪聪就读的神马大道东段的高阳路小学,见到了她的班主任赵红丽。赵老师告诉记者,齐聪聪的家庭条件很困难,父亲在市区打零工很少回家,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和5岁的弟弟读书、生活等开销全靠爷爷摆摊卖爆米花维持。

放学时,记者在班里见到了这个年仅9岁的小姑娘:偏瘦,穿了一件明显过大的红色单薄羽绒服,羽绒服、袖套和手套上满是污渍,一双也是穿了很久的短靴在腿部上下晃动。爷爷下午已把在同校上学前班的弟弟接走了,聪聪则需要穿过学校前的那条铁路独自回家。

穿过铁轨不远,就是齐聪聪的家。齐聪聪73岁的爷爷齐长见正在收拾东西,5岁的弟弟齐新民正在屋里对着那台老式的电视看动画片。这处带院的房屋是每月100元租的,院里三轮车上装着晚上出摊时的东西,靠近主屋的一侧地上摆满柴火,土灶台就是做饭的地方。

进入主屋,偏屋是聪聪母亲的住处,爷孙仨则挤在屋内一角的木架床上,屋内的一根斜拉的线上搭着厚厚一层衣服,都是好心人为他们送来的,灰暗凌乱的房屋墙壁上却整齐地贴着聪聪和弟弟的几张奖状。

“两个孩子都争气呢!成绩都好得很!”齐长见指着奖状,看着上面“三好学生”等字眼,满脸骄傲之情。

街头那熟悉的异乡人

齐长见的老家在鲁山县农村,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老家种田谋生,“为了能让孙女有饭吃”,7年前齐长见带着二儿子一家来到平顶山打工,儿子在市区打工几乎不回来。

“我有这个(炸爆米花)手艺,一家人都等着我吃饭,我不干能有啥法?”齐长见说。他摆摊最常去的地方是市区的平声影剧院门前,除非天气下雨、下雪和城管查得比较紧的日子,他都会出来。

出摊前,齐长见一般都热一下中午的剩饭,等孩子吃完后就出发。每天下午6点半到晚上12点是他们的生意时间。聪聪和弟弟的作业基本都是在路灯下做完的,两人就着摊位上一块凸出的铁板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去问附近商铺的叔叔、阿姨。

生意忙时,聪聪和弟弟还要帮着收钱、找零、看炉子;太困了,就在爷爷摊位后面铺上一层薄被子,一缩就睡了;饿的话就吃爆米花,收摊后再回家睡,第二天早上6点50分,两个小家伙起床准备上学。

“别看家里难,俩孩子争气,你看看那作业本上写的字一个比一个好。”齐长见说。齐聪聪作业本上字迹秀气,页页都是优。这位从2岁起就跟着爷爷在街头摆摊的女孩,已经把街头摆摊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齐新民在爷爷的摊位旁学会走路、说话、扳着指头算“6-4=?”。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没有变化,除了越来越多的人帮助他们。

“爆米花”行动 一起来吧

12月21日晚8点,齐长见又来到老地方摆摊,齐聪聪和弟弟熟练地帮着把成包的爆米花摆好。之后,齐聪聪拿出语文作业做了起来。做数学题时,看到记者在辅导弟弟写字,聪聪又跑到附近的一家烟酒店问店主曹阿姨。“她做数学题经常马虎,我就得给她讲哪儿错了。我家孩子比她小点,我还真没这样辅导过自己家孩子做题。”曹大姐说。

当天晚上,记者在和齐长见聊天时,一位市民将车停在摊位前,看都不看拿出20元钱后抱着爆米花就走,齐长见接着钱后一直对那位市民说着谢谢:“都是好心人,我知道这些都是帮助我的人,一包一块钱,买那么多他也吃不完。”

这些年来,一直有附近的居民、路过的市民帮助他,经常来他这里买爆米花,并会通过各种渠道为他和家人送来些衣物,甚至碰到劝他离开的城管人员也会时不时地塞给孩子些钱,而学校每年也给予聪聪一定的补助。

但如今,一场更为广泛的关爱行动“爆米花”行动开始在鹰城传播开来。当地知名微博平台“平顶山同城会”称:“以前这家人在八中北街附近,最近没有见到,原来是换了地方。在很冷的时候,他们都是地上打铺盖睡,有遇到这家卖爆米花的博友们不为难的话就买一份吧!”“路过的人,就算不想吃也买一袋爆米花吧!一块钱,就当献一下自己爱心了。”“上次在公交上看到他们,真想跳下去买点。哥儿们姐儿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代表爱心善意的爆米花!”如今,在市民和网友默契的爱心帮助下,以往齐长见每天20元左右的收入,如今可以挣到50元左右。

两个爱学习的孩子最喜欢的礼物是作业本,聪聪爱吃板栗,新民爱喝冰糖雪梨,一些衣物和被褥也是他们需要的。

如果您愿意加入“爆米花”行动,请用一元钱的爱心默默帮助这家人,并带走属于您的那包爆米花,用我们的默契减少他们的不安。若有衣物或其他东西转交,请拨打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热线0375—3880000,我们会将您的热心及时送到!

记者手记

真诚“围观”

和孩子打交道很简单,从下午到晚上,两个孩子已经和记者混得很熟,一直跟着记者说个不停。下午随行的另一位记者为两个孩子买了作业本、乒乓球拍、小零食等东西,晚上一位热心市民拉着孩子问还需不需要啥东西,俩孩子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都有人帮买过了,还非得拉着人家到记者面前,告诉人家是谁帮他们买的。也许,这就是他们表达谢意的方式。

下午采访时,姐弟俩和记者说着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事后,弟弟齐新民偷偷告诉记者,这是他想了很久都没敢和爷爷说的。齐长见说,以后他没能力了,要把孩子送往孤儿院,许昌一家孤儿院已经有意接收并和他联系好了。

说实话,记者不知道这篇报道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但我和我的同事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热心市民真诚“围观”因为,每多出一个人、每多卖出一包爆米花,或许就能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少一分变故。来源: 大河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