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家禾
2012年12月29日上午,胡芮刷“手机公交卡”乘坐20路公交车。
本报记者 方家禾 摄
胡芮这些天一直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乘坐公交车,于是她恨不得多坐几次。
她是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家住解放区民主街道,她的确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得更频繁了。这全“归功”于胡芮把黄色的动感地带手机卡换成了一个黑色手机卡,这个手机卡同时也能当公交卡使用。因此当她乘坐公交车,只需拿手机在刷卡机前晃晃就行了。
2012年12月14日,胡芮在解放路南北苑移动营业厅办理了更换“手机公交卡”的业务。她预存100元话费,免费换卡,并获赠40元公交费,这是焦作移动近期为推广“手机公交卡”而施行的优惠政策。
“手机公交卡”一面世,便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今年刚从焦作大学毕业的新浪微博网友“四点零五”,在新区一家投资担保公司上班,家住马村区南水北调安置小区,他一般是乘公交车上下班。“四点零五”于2012年12月16日在南北苑移动营业厅更换了“手机公交卡”,“办理业务的时候,觉得人挺多的,特别是年轻人比较集中。但毕竟还不普及,使用者比较分散,乘车时候刷手机,还真有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除了“唯我独尊”,并减少了找零钱或办理公交卡的麻烦,胡芮还体会到了“手机公交卡”的另一个潜在功能——手机防盗。“以前上车时都忙着投币或刷公交卡,顾不上手机的安全,现在把手机拿出来一刷,也算是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了。”
2012年12月29日,河南理工大学校内动感地带营业厅办理了第一张“手机公交卡”,卡主为该校测绘学院测绘工程大一学生李冬冬,他的新浪微博网名叫“Best冬VS大学”。次日下午,他便拿手机一次刷了6人的公交费,请其他5名室友乘公交车到摩登街聚会玩耍。“刷手机啊,哈哈,真的很爽!很方便!”李冬冬像胡芮和“四点零五”刚刚换卡后一样,兴奋不已。
胡芮的新浪微博网名叫“原来是古月仙草”,她和李冬冬都喜欢在微博上和“动感地带焦作高校”互动。学生可以预存话费办理“手机公交卡”的第一信息都是从“动感地带焦作高校”的微博中获取的。当李冬冬在河南理工大学校内动感地带营业厅第一个办理“手机公交卡”以后,开始在微博上“炫耀”,被胡芮调侃“打击”了一番,“我可以说早都办过了,刷都刷十多次了吗?”
“动感地带焦作高校”的新浪微博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微博主要面对焦作高校学生,第一时间对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和解决,且第一时间介绍针对校园学生的优惠活动,有咨询、有互动。学生也就越来越多的愿意在网络上和动感地带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或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俨然形成了一个以“动感地带焦作高校”微博为中心的动感青年圈。
据了解,“手机公交卡”的发行,是焦作移动和焦作市政府联合打造的“无线城市”之信息化建设应用于公共事业进程中迈出的一小步。手机公交一卡通到了,其他公共服务一卡通也许并不遥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