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芦凤海 李冬露
本报实习生 芦 璐
这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治理案例:去年,孟州市环保局向国家申请的9120万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资金到位,有国家的支持,孟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就能全面展开,桑坡皮毛园区建设就能顺利进行,多年来悬在孟州人头上的“污染之剑”就难以出鞘;
这是一串可圈可点的治理数据:2011年,孟州市减排COD1377.3吨、氨氮79.16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据初步核算,2012年,该市将减排COD2278吨,占年度COD减排任务的229%;减排氨氮236.55吨,占年度氨氮减排任务的248%。数据的背后,凝聚着孟州市环保局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是他们干事创业的担当和作为。
这是一幅如诗如画的锦绣美景:蓝天白云下,孟州滨河公园更加多彩多姿,公园里鸟儿欢唱、游人如织,滨河边垂柳成行,滨河里金鱼穿梭,再难见昔日那一股污流,再难闻河中散发的阵阵恶臭。这美景折射出了孟州人的环保理念,预示着他们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闪光的荣誉:河南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焦作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焦作市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并非浪得虚名,是孟州市环保局一班人用真心竖起的标杆,用实干铸就的丰碑。
悬起“尚方剑” 斩断污染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于维护良好生活环境质量的期待更加强烈。是固守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是让发展道路更可持续?在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的选择面前,孟州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明确回答: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决不牺牲生态和环境,让美丽孟州点亮百姓心中的明灯,让生态文明的雨露滋润孟州广袤的大地。
这是一柄锋利的“尚方宝剑”,它使孟州市环保局在实现不牺牲生态和环境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站位全局,找准了发展和保护的结合点。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项目要建设,环评第一关。孟州市环保局在源头预防上,严格环境准入,关口前移,坚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用有限的环境容量重点支持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企业的进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局依据当地环境容量情况,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和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控制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环境保护关系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孟州市环保局积极开展“两创一治理”活动,先后完成了槐树乡等3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和汤庙村等16个省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先后争取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25万元完成赵和镇上寨村等村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使上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评为焦作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标杆工程、亮点工程。通过生态创建,该市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增强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实现了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好互动。
治污手腕硬 依法不容情
为确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该局制定了《孟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和《孟州市污染减排工程促进年活动工作方案》,先后完成了149家重点工业源和5家集中式治理设施的更新调查。组成督查组对该市国控、省控重点排污单位,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及时整改,确保发挥减排效益。去年年初以来,该局共出动监察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230家次,查处问题32起。2011年,该市减排COD1377.3吨、氨氮79.16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据初步核算,2012年,该市将减排COD2278吨,占年度COD减排任务的229%;减排氨氮236.55吨,占年度氨氮减排任务的248%。
在搞好污染减排的同时,孟州市环保局还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南庄皮毛群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力度,先后实施了“1653工程”和“11956工程”,将违法排污企业列入环保黑名单,并向海关、金融部门通报。2010年以来,该局先后完成省市下达的综合整治任务188项,多次被评为焦作市环保工作先进单位。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十五小”企业反弹问题,该局开展了“飓风行动”,联合工商、电力、公安等部门采取捣毁设施、拆除设备、查封物品等措施,依法取缔了13家小电镀企业、21家小炼油企业、3家小饲料企业,对南庄镇200多家小煮毛企业实施强制停产,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4人,受到省、焦作市的表彰,被群众称为“环境卫士”。
戮力谋发展 服务勇争先
科学发展,既要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又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孟州市环保局在抓好环境治理的同时,注重发挥环评审批对优化经济增长的作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服务项目建设。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印制了《新上项目环保服务指南》,对项目审批所需材料、审批程序进行一次性告知,使前来办事人员不跑冤枉路。二是变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每年两次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深入孟州市11个乡镇、办事处,3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项目咨询,现场讲解环保政策,提前告知项目建设中应注意的环保问题,避免项目单位走弯路。三是提供“保姆式”服务。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联系,帮助做好与环评单位、上级环保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审批权限内的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快办快批;对焦作市以上审批的项目,派人陪同项目建设单位人员到上级环保部门,做到引进门、见到人、办成事,使项目建设单位少跑路、跑近路。2012年,该局为101个项目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被孟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优化环境工作先进单位。
胸中有全局 实干创佳绩
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孟州市被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面对压力,孟州市环保局把搞好重金属污染防治作为推进环保工作的突破点,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2011年,该局申请重金属规划项目专项资金3092万元,完成了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和桑坡皮毛群含铬废液循环利用和处理工程。其中,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含铬废液循环利用工程每年可节约铬粉150吨,减排重金属942公斤。
皮毛加工是孟州市的支柱产业,桑坡皮毛群蜚声海内外。多年来,桑坡皮毛群致力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初见成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桑坡皮毛群的污染问题,孟州市环保局领导从西安请来专家,对桑坡皮毛群的发展进行论证,制订了皮毛群南迁建设皮毛园区的科学规划。为使规划早日实施,该市环保局局长李江带领桑坡村班子成员上山东、跑河北,进福州、到厦门,学习园区建设经验。为使园区早日动工,李江无数次到焦作、郑州、北京,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求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申请到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资金9120万元。有此启动资金,桑坡皮毛园区工程已于日前动工。工程完成后,将彻底解决桑坡皮毛群的污染问题,摘掉多年来悬在孟州人头上的“污染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