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噼里啪啦……”2012年12月31日,伴随着一连串喜庆的鞭炮声,武陟县圪垱店乡白庙村的十几个村民代表带着两面锦旗走进了该县电业局的大门,为帮助他们完成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电业人送上感谢和新年的问候。
“现在,村里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村民用上了电磁炉烧水做饭,冬天空调、电暖气等家用电器也越来越普及。村里原来那台200千伏的变压器已经吃不消了,时不时短路跳闸,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白庙村党支部书记杨天保说,“今年5月,俺村被定为新农村电气化重点改造村,县电业局拿出近80万元,为村里改造配电台区2座,新建改造低压线路5.49千米,现在村里供电更充足了,街道更漂亮了,老少爷们儿用电更安全了。”
村民代表说,这个冬天再也不怕线路跳闸了,能过个安稳年了。正是出于这种感激之情,乡亲们才自发选择在新年到来之际为电业局送来锦旗和节日的问候。
“武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新兴的工业强县,区位优势明显,城镇化发展迅猛,居民用电量已占全年供电量的近四成,无论在发展上还是在需求上,都促使我们要大力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构建坚强电网,把这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给办好、办实。”该县电业局局长孙宏伟说。
为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科学有序推进,该县电业局成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十一五”期间新农村电气化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建设计划,实行倒排工期的建设方案,大力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俺村电气化改造施工期间,县电业局领导多次深入施工一线指导工作,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改造施工。”杨天保说。
据了解,武陟县2012年共建成电气化乡(镇)2个、电气化村55个,共投资980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55千米,建设改造配电台区25座,0.4千伏线路新建改造49.6千米,并对55个电气化村的下户线、表箱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8.83%、供电可靠率99.93%、综合线损率5.36%、年人均综合用电量达到1657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