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大爷扔饭碗扶摔倒老太太
网友称颠覆乞讨者形象
乞讨大爷扶跌倒老太

龙虎网讯 2012年12月30日出版的南湖晚报报道“一老乞丐放下乞食饭碗,喊小朱老板一起将老人扶起……”昨天上午,网友“摩尔陈大卫”发微博称,在嘉兴永泰广场,一位老太不小心当街摔倒,这时候,正在乞讨的大爷却用自己最快的速度上前,扔下乞讨饭碗,喊人一起搀扶起老太。事后,该微博引发争议,有网友称乞讨大爷颠覆了乞讨者的形象,也有网友质疑为何其他人没能及时相扶。
微博网友“摩尔陈大卫”姓陈,是江南摩尔的工作人员,他用手机记录了当时乞讨者去扶老太的一幕,并上传至微博。
前天下午3点左右,刚忙完工作的陈先生在永泰广场一家面店吃午饭,一位衣着破烂、上了年纪的乞讨者来到店门口,手里端了一只乞讨饭碗,试图向店里乞讨。
随后,门口慢步走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出于好奇,老太往店里望了望乞讨的大爷。”陈先生说,突然间,老太被绊了脚,人也跟着倒地,整个人趴在地上,呻吟起来。
“嗨!老人家摔倒了,快去扶他一把!”让人诧异的是,刚刚还在乞讨的大爷,立马侧过身子,扔下手里的乞讨饭碗,大声呼喊,试图扶起老太。
看着店里师傅在忙,乞讨大爷一刻也没等,上前一步,弯腰伸手搀扶老太。“大爷看起来也60多岁了,头发花白,身子很瘦弱,没什么力气。”陈先生告诉记者,但大爷还是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地想扶起老太,不过显然力不从心。
众人帮忙搀扶
听到声响后的面店老板小朱师傅随后跑了出来,蹲下来和大爷一起扶住老太。
“可能有危险,要不要问问清楚再扶起来”这时候,陈先生担心老太被扶起来造成二次受伤,建议先询问老太的损伤情况,再把她扶起来,不过老太称自己没什么大碍。
随后,乞讨大爷、小朱师傅、陈先生三人一起将老太慢慢搀扶起来,等她站稳后,乞讨大爷依旧搀扶着老太,并询问她有没有事。
“老太受到了惊吓,一时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小朱师傅告诉记者,乞讨大爷一直看着老太,想看看她是否摔伤。
老太缓过神来后,表示自己没有大碍,连声感谢乞讨大爷,并拿起自己的环保袋打算回家,陈先生提醒老人出门走路要当心,最好让家人陪着上医院检查一下。
老太再次道谢,称自己可以回家,就一步一步地离开了。这时,乞讨大爷还一直看着老太的背影,确认她走路正常后,才捡起丢在地上的乞讨饭碗。
小朱师傅说乞讨大爷话不多,自己给了他1元钱后,他就转身去别处乞讨了。
“颠覆了乞讨者的形象”
乞讨大爷的事情上传微博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陈先生希望通过微博表扬乞讨大爷奋力救人的行为,传递正能量。
“这位乞讨大爷能第一时间扔下乞讨饭碗,救助他人,让人很感动,这就是一种正能量。”陈先生说。
大多数网友积极回应陈先生,夸赞出手相助老太的行为,尤其是乞讨大爷让人肃然起敬,他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乞讨者形象。
然而,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乞讨大爷能够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扶人,而其他人如此迟疑
面对质疑,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路上没有什么行人,而他对应急救助知识有所了解,怕就这样去扶人可能会对老太造成二次损伤,所以他先询问老太的损伤情况,抚慰老人,和小朱师傅做了他们认为该做的事,并没有一些网友揣测的怕担当而不扶人的心理。
陈先生还说,乞讨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一直饱受争议,但不是所有的乞讨者都是骗子,他很佩服这位乞讨大爷,好人好事与职业无关。
來源:浙江在線
残疾男子半年吃遍国内50个救助站
被列入黑名单
丁某文要指定的感冒药。
海口:省救助站
有困难找救助站求助,可一连跑了50个救助站的人却少见,安徽籍残疾男子丁某文就是其中之一。
1月2日晚上9点,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残疾男子丁某文,冒着寒风赶到海南省救助站求助,随后被安排其入住。1月3日上午起床吃完早餐后,丁某文找到救助站工作人员要求给他“指定”的感冒药,声称他自己指定的感冒药,在外面要100多元可买两盒。
奇怪:救助站睡一晚,起床要钱买药
3日上午9点,前一天晚上住进救助站的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残疾男子丁某文,在省救助站值班室,大吵大闹,并要求工作人员给其感冒药。医务人员检查了他的病情后,给他开了一些治呼吸道感染和消炎的药,但被其拒绝。丁某文说医务人员开给他的感冒药吃了没效果,自己所吃的药只有外面的药店才有,100多元可以买两盒。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该求助者态度蛮横,还声称不给“快克”等感冒药,他就不走了,反正一身都是病,又没有去处。他(丁某文)虽然没有直接要钱,但是目的就是让给他一些钱,然后他自己去买,属于变相要钱。
调查:半年跑了50个救助站
据省救助站工作人员林先生介绍,由于2日晚上9点到站,天气较冷又太晚了,所以就先安排丁某文入住,等第二天再办理进站受助手续。让工作人员吃惊的是,丁某文将右手大拇指刚放上指纹录入系统,电脑上了就跳出了丁某文的相关信息,原来,他已经上了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的黑名单。
根据电脑系统记录:从2012年6月29日至2013年1月3日,丁某文共跑遍了江西、浙江、福建、江苏、湖南、安徽、广东等省的50个救助站。其中,去年12月份,丁某文就跑了15个救助站。核实了丁某文的相关情况后,省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列入全国救助管理系统黑名单的求助者,可不予救助。
隐情:身患残疾每月领低保360元
丁某文告诉记者,自己今年43岁,左腿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同时还患有肾炎,出来流浪也是没办法。据介绍,2003年,丁某文患了肾病,一直没钱医治,病情加重,只能靠药物维持。2006年,他与妻子离婚,房子和小孩都判给了妻子,随后其生活无着落,便四处流浪。
“每个月有360元的低保,但每月的治疗费却要700多元,根本不够,我只好出来乞讨、要钱。”丁某文说。
3日上午,丁某文没有在海南省救助站办理入住手续,离开后,他又到了海口市救助站求助,直接要求工作人员给钱。工作人员解释说,可以给你购买返乡的车票。但丁某文称不想回家,家里什么都没有。
相关新闻
拖家带口乞讨要钱却拒绝政府救助
1月3日讯 日前,南国都市报记者接到家住陵水的陈先生反映称,近期,陵水县城街头出现了不少以家庭形式出现的乞讨者,皆以财物被盗为借口寻求帮助,他曾多次告知对方,可帮其联系民政救助部门或是警方,但却被对方拒绝,这种举动让人无法理解。
据陈先生介绍,这些人自称是来海南旅游的游客,财物不慎被盗,希望好心人能给些钱买点吃的。其中还有带着婴儿来乞讨的年轻男女,由于看对方实在可怜,他也曾掏出数十元递给对方,但当他提出可帮对方联系警方或救助站,这样可以更好的提供相应帮助时,这些人竟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针对陈先生反映的情况,南国都市报记者在陵水县城的集贸市场、文化路等路段走访,皆发现一些带着幼儿乞讨的男女常以财物被盗为由寻求帮助,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记者跟随的一对中年男女就收到了不少于100元的“爱心捐助”。随后,记者分别向多名乞讨者表明身份,并提出可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帮助时,对方皆表示拒绝,不希望别人干涉他们的事情。
来源: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