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还是那个锅,米饭还是那么多,任你用多大的匙子、多大的碗,火车票依然是捉襟见肘。任你攻略再全,亦是枉然,攻略效果亦会随着“举世皆用”而相对抵消。
近日,一网友精心编制了《2013春运火车票新思路购票攻略》,惹来网友热议,并得到很多人热捧。同时,此举也引来了舆论对铁路的吐槽,甚至有网友认为“购票攻略”击中了火车票务体制的“软肋”。
果真如此?难道这“购票攻略”,真的能够让旅客在即将到来的春运中顺利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吗?难道火车票真的会“无中生有”吗?
笔者认为不然,道理很简单,锅还是那个锅,米饭还是那么多,任你用多大的匙子、多大的碗,火车票依然是捉襟见肘。春运“购票攻略”,到底抢了谁的票?
春运“购票攻略”,和铁路部门已经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网络售票、电话订票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本质上一样,只是多提供了一种购票的便捷方式和技巧而已。从根本上讲,“购票攻略”无法满足所有旅客出行的需求。
就拿2012年春运来看,全国的客运量为32亿左右,而我国的铁路运载能力仅为3亿。也就是说,我国目前运输供应严重不足,而需求量却在不断增长,这岂是铁路一家运输企业所能化解的?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认为:“增加运力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解决问题,铁路建设时间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将存在。”而春节是中国人回家团圆以及享受旅行生活的最佳时期。很显然,抑制人们回家或旅行的需求于情于理都行不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春运运输能力。
而这么大的客流量绝不是仅靠铁路运输所能够满足的。国家要统筹航空、公路、海运等运输行业协调发展,共同解决春运问题。
近年来,铁路部门不断规范售票、公平售票、细化售票服务,严厉打击票贩子,惩治遏制“内部倒票”行为,甚至采取停开货车、增加客车、停开短途客车、加开长途客车等应急措施,千方百计提高铁路运行效率来缓解百姓春节出行之困。但在巨大的客流面前,数量有限的火车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正因为春运能力有限,而需求市场如此庞大,再加上铁路票价相对低廉,出行安全系数较高,春节期间选择火车回家过年的旅客数量自然高于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的旅客。
此次网友精心编制了《2013春运火车票新思路购票攻略》,看上去很美,但仔细琢磨一下,充其量也只是提供一些购票的“捷径”。当你排队购票不得时,可以选择电话订票,当你打不通订票电话时,可以网络订票,当你订不到长途票时,还可以分断订票……
票还是那些个票,不增亦不减。当全国人民一起使用“购票攻略”购票时,一切攻略效果都会随着“举世皆用”而相对抵消。所以,任你攻略再全亦是枉然。归根结底,春运火车票难求的根源在于“求”大于“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