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苯胺泄漏事故发生5日后才上报引起了公众强烈质疑。7日,长治市市长张保及肇事方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党委书记王俊彦初步解释了“未及时上报”的原因:一是事故发生时企业上报给长治市环保局的苯胺泄露量仅为1~1.5吨。长治市政府接到报告后认为,苯胺泄露量少,可由企业和环保局自行处置;二是长治市相关部门和天脊集团在5天里“专心治污”,直到5日11时天脊集团向长治市环保局报告苯胺泄漏高达8.68吨后,长治市政府才在17时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立即报告国务院,并向下游的河北、河南省通报。
截至记者发稿时,围绕该事件仍有三个疑点悬而未解:一者,原本应该封闭的苯胺罐区为何有条“捷径”直通河流?二者,苯胺外泄量的报告数据一直都是1~1.5吨,但5日后企业才“知道”是8.68吨,企业“迟报”之外是否还有谎报?三者,为何山西泄漏的是苯胺,而污染河北漳河的却主要是挥发酚,挥发酚从何而来,是否还有其他污染源? 蒋跃新 作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