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霞
连日来,记者走进冬季的孟州,这里虽是寒意料峭,却依然热流涌动:
该市十八大报告宣讲团下乡巡讲,场面火热;中国第二十八个、河南第二个保税区——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并经过海关验收,吸引了国内多家媒体聚焦……
一个个火热的场景,彰显了该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打好科学发展主动仗”的大思路、大手笔,突出了该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通过在活动、载体、方法上的创新不断形成的大宣传格局、大文化品牌、大舆论环境。
创新活动,大宣传格局提升城市知名度
去年年初,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要求:“先干后说、干好再说”。随后,该市第一次新闻联系人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年新闻宣传工作的大思路:上大报、争头题!
盘点2012年,该市新闻宣传战线更是捷报频传: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权威媒体刊发孟州市新闻报道15篇!
《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卫视一套新闻联播分别在头题位置刊发孟州市新闻报道12篇!
《焦作日报》、焦作电视台在头题位置刊发孟州市新闻报道31篇,平均每月3篇!
中央、省市级媒体总发稿量达到了2680余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8%,实现了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刊发重头稿件的质量性突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量的突破、质的飞跃,来源于该市推出的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具有创新性、前瞻性、适用性的活动。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该市就在焦作各县市区中首家开展了由焦作日报社总编辑杨法育带队、班子成员和骨干科室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的焦作日报社记者走基层采访团——“走进孟州”采访活动,并以两个版面加以报道。
今年年初,春寒未消,面临着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热潮,该市成立了专门的创作班子,高标准完成了《开放创新谋跨越》政论文章,并配合短评在《焦作日报》刊发,充分展示了孟州开放创新的气魄和转型发展谋跨越的壮志。
阳春三月,孟州又在焦作各县市区中首家完成县市委书记走进焦作日报网络直播间采访活动,同时在新华网河南频道开通了孟州政府网站链接,使孟州新闻宣传工作在新华网占据一席之地。
火热的夏天,借着焦作日报成立55周年庆典之机遇,孟州成功策划了“孟州: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大型专版,并配发头版头题刊发,11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参与,集体亮相,集中宣传孟州转型发展、“三化”协调新成就。
初秋时节,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孟调研后,孟州新闻战线乘势而上,分别邀请《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电视台、《焦作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组团采访,先后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农村版》、新华网、东方今报、《焦作日报》、焦作电视台等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200余篇,其中包括各类头条新闻15篇,专版5个,创下了阶段时间内省市主流媒体对外发稿前所未有的佳绩。
创新载体,大文化品牌加快产业大发展
打造韩愈文化品牌。去年该市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加快推进韩园创建国家AAAA景区及韩园扩建提升项目,规划建设韩山公园和文公湖,打造“韩愈故里·魅力孟州”旅游品牌。
塑造核心价值品牌。去年2月份以来,该市组织开展了面向社会征集“孟州精神”和“孟州名片”表述语工作,确定“孟州精神”表述语为“创新、开放、厚德、和谐”,“孟州名片”表述语为“韩愈故里、魅力孟州”。
壮大特色文化品牌。该市统筹谋划了城市景观河道、大型绿地游园、古城湖景区建设项目、黄河湿地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培育了金明麦草工艺有限公司、中华瑞龙澄泥砚厂、乔家制鼓厂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保护非物质文化品牌。完善提高省级项目《韩愈传说》、国家级项目《火龙舞》档案资料,顺利通过河南省非保中心督查组对我市省级以上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情况的督察;收录省、市、县各级项目名录30余项;组织挑选黄河澄泥砚、乔家制鼓、剪纸作品等参加焦作市长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
培养典型人物品牌。今年在中宣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该市赵和镇中临泉村赵景臣、河阳办事处长店村行玲先荣登“中国好人榜”;2月10日晚,“情浓2011”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南电视台隆重举行,该市东田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花明奇被授予河南“三农”新闻人物特别奉献奖;2月28日,2011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孟州市电力公司西虢供电所农电工马四获选2011“感动焦作十大人物”。
创新农村文化品牌。去年该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庭院及室内外卫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实施连片创建,完善“清洁家园行动”卫生长效管理等机制,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成功承办了焦作市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暨焦作市首届“说唱脸谱”农民戏曲票友大赛启动仪式。
叫响文艺创作品牌。孟州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散文栏目《魅力孟州》获得“焦作市广播电视专题栏目冠军”。专题片《白墙库畔党旗红》在河南省课件评比中获一等奖;电视新闻长消息《豆豆家的幸福新年》获河南省县级台广播电视新闻类一等奖。
创新方法,大舆论环境营造和谐好氛围
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多次强调,要加大新闻外宣工作力度,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去年以来,该市首先加大了主流舆论引领,紧紧围绕实现“四个率先争当经济转型示范市标兵”的发展定位、“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战略定位,积极营造了创新超越、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充分展示了孟州市良好的对内对外形象。
内宣凝聚力量。该市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卢展工书记莅孟调研、产业集聚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亮点工作,共播出电视新闻稿件1800余条,广播新闻900余条,制作新闻专题片30期。二是实行新闻例会制度,每周召集新闻科、外宣办、电视台有关人员开会,研究下周新闻宣传重点,加强对《焦作日报·孟州版》、《今日孟州》和孟州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策划力度,先后开辟了《记者走基层》等几十个栏目。市外宣办的《今日孟州》创新性地增设了各乡镇办事处区域版和部分局委行业版,由每周出版一期增加为五天出版一期。三是协调电视台、外宣办等人员,全力服务“两会”、全市总结表彰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
外宣提升形象。该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亮点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重头稿件,在加强同媒体沟通互动,邀请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对孟州市进行宣传的同时,健全了一系列新闻工作制度。完善了上级媒体记者监督采访接待制度,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大新闻宣传”工作格局。成功举办了新闻写作及舆情信息采编培训班,邀请省委宣传部、《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的资深记者到孟州授课,全市110余名通讯员参加了培训。11月1日,隆重召开了记者节表彰晚会,对精心评选的全市“十佳记者”、“十佳通讯员”、“支持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同时,该市成立了网络管理机构,与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建立友好关系,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加大新闻监督工作力度;编发《新闻舆情》信息,下发《新闻舆情处置意见通知单》等,进一步完善了上级媒体记者采访接待制度,形成了规范的新闻宣传工作流程。2012年,该市被评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