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仰聚士贤,‘三山’推翻乾坤变,百姓翻身面笑颜。辟富道,引财源,业兴粮满喜向前。传承接力长征路,群众安康依斧镰。”日前,笔者在山阳区艺新街道工字路社区见到李雪樵老人时,他正在用古典诗词的形式给居民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提出了奋斗目标,一个是在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听了以后,我这段日子很受鼓舞,也写了一些诗词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冬日的阳光清亮亮地洒在他的脸上,虽然老人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李雪樵依然思维敏捷、目光炯炯。
聊起和党的情缘,老人打开了话匣子。1932年冬天,李雪樵出生于武陟县一个贫苦家庭,长夜难明赤县天,当时兵荒马乱,一家人解放前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他光荣地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来被大家推选到乡政府工作。1956年1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他从市财贸委员会退休。“我由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农民成为国家干部,这都是党的恩情,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报答……”李雪樵说着,眼睛里顿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树老犹抱青松志,退休之后不褪色。李雪樵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赋闲回家后,他选择了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由于他文化程度不高,便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不断剪贴报刊上的文章,还参加了老年大学,和一些离退休老人一起写诗作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诗词的门外汉到如今大量的诗词见诸报端。笔者翻看李雪樵的作品,看到了每一篇作品都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热情讴歌了这个时代。在建党90周年之际,他饱含深情写下了“上海南湖聚精英,工农奋起举长缨……”的《参观南湖“一大”纪念馆有感》等一系列诗篇。他将这些诗篇张贴在社区宣传栏里,让很多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受到了教育。2001年以来,李雪樵写作的诗词达1500首,绘画近100幅,有一些诗词和画作还在《中国老年诗词艺术全集》、《焦作晚报》等媒体上发表,他同时也被推举为我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长期以来,李雪樵老人除了用诗词的形式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外,还积极协助社区做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在居民中有很高的威信,也是老有所为的楷模。”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武占臣对李雪樵这样评价。 樊树林 王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