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蓝工装、白手套,一丝不苟的表情、娴熟的动作……昨日,在河南省群英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重机车间,记者见到该公司车工李海军时,他正在CW61100型车床前作业。
停机、脱手套、握手,当李海军得知记者是来采访他时,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微笑。他说:“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就是觉得干一行就要干出名堂。”
今年36岁的李海军,1996年从市技校车工专业毕业后,成为群英公司的一员车工。理论加上实践,专业对口的他迅速掌握了各种型号车床的操作技巧,成为行家里手。
“这是卧式车床,主要加工长而细的活儿件;那是立式车床,主要加工短而粗的活儿件……”一说起车床,李海军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领着记者一一参观他工作中的“搭档”。
当记者问及他在我市2012年职业技术大赛中获奖的事时,李海军腼腆地笑了:“能获得车工技师,是我干这一行开始就有的梦想。”
从事车工专业10多年的李海军,为实现这一梦想,可谓苦练技艺。
车工有句行话叫“七分刀具,三分手艺”。为了能让刀具在使用时达到最佳效果,李海军可谓下过一番苦功。“上技校时,有一个多月老师教的都是磨刀具。”李海军说,“但参加工作后,我还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如何磨制刀具的断屑槽、刀刃的角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效果咋样?李海军拿起一片儿地下的铁屑说,车下的铁屑不是带状,而是呈“C”字型片状,说明刀具是最佳状态。
一个活儿件从毛坯到成活儿,一般需要粗车、半精车、精车和成活儿四个步骤。而像李海军这样的“老手儿”,已省掉了粗车和精车两道工序,这是在实际工作中练就的本领。“但你拿到一个活儿件,心中已有了大数儿,直接半精车,接着就是成活儿了,误差还得保证在5个丝(1丝=0.001毫米)以内。”李海军说。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2012年我市职业技术大赛中,李海军获得普工大赛第二名,并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焦作市技术能手”称号,取得高级工职称。
“有了高级工这个基础,今年就能报名考取技师职称了,这个梦离我越来越近了。”李海军颇有几分兴奋地说。